2018年4月,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國際能源署和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聯合發布了《能源轉型時期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報告。小編特意將儲能相關內容翻譯如下:
關于可再生能源推動能源轉型,報告中提到使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和微電網集成,另外更多地使用電池儲能,可以防止整個能源系統的故障。可再生技術可以擴大能源的獲取范圍。2018年初,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開始在能源和輔助服務市場中裝備儲能。
報告中說明提高系統整體靈活性的資源可分為四大類:可調度發電機、電網基礎設施、荷載成形和儲能。電儲能指所有接受電能并仍以為電能返回的技術。套利的機會(利用價差獲利的做法)在過去40年中推動了儲能的部署,尤其是抽水蓄能。然而,電力儲能技術可以提供多種服務,從快速頻率響應到季節性大容量儲能,有助于應對與可再生能源的可變性有關的新挑戰。
可再生能源對電力系統的影響日益深廣,如下圖可分階段來討論,以幫助識別與可再生能源集成相關的主要挑戰,并選擇適當的措施來增強靈活性。這種簡單的分類還對可能的挑戰進行分類,并為任務的優先級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框架:
實現可再生能源更高份額的主要障礙,是在風能和太陽能無法提供電力期間仍需滿足電力需求。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季節性儲能和合成燃料用于發電的潛在需要。
儲能技術具有可以抵消需求、吸收過剩發電的能力,從理論上講這對于可再生能源不穩定的輸出和能量供應是一種理想輔助技術。儲能技術可提供不同成本和性能特征的大量選擇,這使得它們可以適應不同的電儲能需求服務范圍(見表5.1)。目前,全球部署的絕大多數電儲能都是抽水蓄能電站,但鋰離子電池或液流電池等電池技術也越來越普遍。
沒有任何一個應用需要連續提供所有儲能容量。因此,儲能還可以同時提供附加服務。如果有適當的監管框架,這將增加這種投資選擇的盈利能力。為了達到這一點,決策者需要消除現有的障礙,例如調整備用市場的最小競價規模,其中電池就通常因規模小而被排除在外。能源市場應該允許企業提供跨越多個獨立監管市場的服務(長期、短期、平衡等)。定價機制是支持這種方式的,因為定價機制反映了給電力系統的定制服務的價值和每個利益相關者對提供電力系統的貢獻。
近年來,電池的成本下降了。用于電動運輸的鋰離子電池組的價格,從2010年1000美元/kWh下降到2017年的209美元/kWh,平均每年下降19%。這也影響了原有的系統,德國住宅鋰離子電池系統的安裝成本從2013年2000歐元/kWh下降到2016年的1200/kWh。公用事業規模應用的成本預計將從2016年200-1260美元/kWh,到2030年下降到77-574美元/kWh。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