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社會各界已經基本形成對清潔能源的共識,但仍然欠缺消費動力,這體現了深層次的認知不足。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萬鋼表示,核科學技術是人類20世紀的重大發現,我國應設立科學日,繼續加強科普,提高公眾對核電的認識水平,降低公眾恐懼,更好地發展利用核能。
“變身”清潔能源,煤炭、石油迎新契機
在熱切擁抱清潔能源的同時,也應理性看待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角色和作用。專家指出,我們要客觀公正地看待各種資源,在定義是否是清潔能源時,不應只看出身,而是要看它最終的排放。考慮我國未來能源結構調整時,也要充分依據能源稟賦的現實情況,聚焦化石能源清潔化,把握煤炭和石油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契機。
今年兩會上,類似的理性聲音增多了。特別是煤炭領域的代表,集中表達了煤炭清潔化、尋求新發展的心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陳進行表示,新時期的能源發展,火電的保供、托底、讓路三大作用不可或缺。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表示,目前潔凈煤技術已經成熟,無論是電煤、鍋爐煤還是散煤,在技術上都有污染防治解決方案,不會排放致霾物質。
相信當煤炭、石油能夠實現清潔化,并且保持價格低廉,就具備了核心發展優勢,同樣能在呵護綠水青山的過程中做出應有貢獻。
能源的迭代升級是復雜系統工程,是一場浩大的持久戰。正如全國政協會議新聞發言人王國慶所說,只要全社會思想上高度重視和行動上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我們對打贏藍天保衛戰就信心滿滿。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