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零散煤"的決心得到國際社會的全力支持。2017年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宣布已批準一筆2.5億美元的貸款,用于北京建設覆蓋大約510個村莊、連接大約21.675萬戶家庭的天然氣輸送管網等工程。
"中國承諾削減煤炭依賴,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環境質量。亞投行堅定地致力于幫助成員國達成其環境和發展目標,特別是在巴黎協議的承諾下,首次參與在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并幫助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表示。
工業控煤朝何處"使勁"?
實體經濟體系供給質量仍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攻方向,"繼續堅持'三去一降一補'這五個重點任務,在去產能、去杠桿、降成本這幾方面,很多都發生在高耗能領域",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限制高耗能部門產能產量過快增長,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經濟替代,對出口結構進行優化,成為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的核心任務。
在過去幾年中,部門煤控的碩果顯著,主要的耗煤行業產量已經普達到峰值,有些行業甚至已進入下降階段。鋼鐵、煤炭行業都超額完成了去產能目標,火電、水泥一些行業的能效水平均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017年煤炭行業去產能1.5億噸年度目標任務已經超額完成,兩年間共同退出煤炭產能累計超過4億噸。鋼鐵行業數據顯示,近兩年我國已壓減鋼鐵產能超過1.15億噸,2017年全年鋼鐵去產能6500萬噸的任務也已超額完成。
此外,電力方面的節約能效更為突出。在"十三五"期間的后三年,大部分行業的預計用電需求呈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態勢,期間通過需求側管理可節約900億千瓦時。
整體煤控戰略實施的關鍵在于因地制宜,著眼于主要矛盾,故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晉魯豫)的煤控工作不容小覷。
地方試點根據2017年煤耗占比59%的目標,制定各省市的相應煤耗占比目標以及落實措施。作為中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比全國年均水平高出40%以上。煤控課題組由此選擇了山西、河南兩省強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煤控工作的示范,特別是加強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的2+26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的污染減排。
作為"煤炭大省",山西省的煤炭消費占比高出國家水平的20%,但其在煤炭減量化領域成為當之無愧的"模范兵"。電力行業和焦化行業的煤炭消費量,占山西耗煤比重的60%以上,與居民生活用煤占比不足5%的境遇形成鮮明對比。為應對此境,山西省從源頭把控煤炭質量:由生產端入手,提高煤炭的入洗率,為全社會提供高品質煤。在流通環節中,政府強化對劣質煤的管控,包括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在消費端主要針對用煤大戶,火電行業進行超低排放改造。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