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領域中,目前被提及最多的為光伏、風電以及核電等,生物質能作為新能源的一種,近幾年已經鮮有人提起。
近期,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指出,相較于其他新能源,生物質能利用具有多重意義。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領域最重要、也是可以發揮更多作用的能源品種。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更好實施“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我國應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重點推動生物質天然氣、生物質熱電聯產、生物質鍋爐供熱以及分散性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應用。并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不同地區之間在產業政策、標準制定和市場化發展機制的相互交流,為下一步中國生物質能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推動其成為中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介紹,目前我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已達1700萬千瓦,年度發電量800億千瓦時,其中農用生物質發電裝機約750萬千瓦,垃圾發電裝機約950萬千瓦,沼氣發電裝機50萬千瓦。此外,我國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1500萬噸;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為主的生物質液體燃料年產量400萬噸,生物質天然氣也達到1億方/年。
梁志鵬透露,下一步要加大力度開發利用生物質天然氣,包括生物發酵沼氣、生物熱解法制優質燃氣,可一定程度上緩解天然氣供應壓力;加快推動生物質熱電聯產,“現已開始要求北方地區生物質發電項目改造成熱電聯產模式”,新建生物質發電項目也要采取熱電聯產方式;鼓勵生物質鍋爐供熱,加強相關研究和示范項目建設,“未來這應是推廣重點”;推動潛力巨大的分散性小型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應用。
生物質能發電
獲重大進展
所謂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而生物質能就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可利用生物質的種類很多,可以從各種各樣的農作物、森林的原材料直接獲得,也可以從森林工業的副產品,回收利用家庭垃圾、回收利用毀壞的木材和紙張中獲得。
目前,中國生物質資源科轉換為能源的潛力約為4.6億噸標準煤,已利用量約2200萬噸標準煤,還有約4.4億噸可作為能源利用;今后隨著造林面積的擴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生物質資源轉換為能源的潛力可達10億噸標準煤。
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7年,我國生物質及垃圾發電裝機規模呈現上升趨勢,累計裝機容量由2010年的5.6GW增加至2017年的15.3GW,7年間增加了2倍。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