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奮起直追的過程中面臨的許多問題都與歐洲各國相似。日本正在從歐洲學習成功經驗,但是學習曲線將頗為陡峭(難度較大)。隨著整個海上風電業的蓄勢待發,日本也將迎來轉折點。
“到2030財年實現10 GW的海上風電新裝機量是日本政府2030年能源結構目標對風電的要求。然而,該目標只要求風電(海上和陸地)達到日本總發電量的1.7%。
日本政府制定的2030年能源結構目標旨在切合實際,并且基于一種認知:目前的情況下,沒有一種能源可以滿足日本戰略能源政策的全部四項基本原則,即能源安全、成本效率、環境影響,以及首要條件-安全(3E+ S)。
年利達表示:“政府需要保證多種方案的可用,并根據不同假設考慮最佳組合。人們已經認識到,單就個體項目而言,如果實現規模經濟,那海上風電項目可以具有成本競爭力,但是對于終端用戶而言,其總體成本仍令人憂慮,因為上網電價、風能的間歇性要求備用發電設施和存儲所帶來的相關成本均將推高整體價格。但是,如果成本假設發生變化,又會怎樣?”
2018年7月,日本政府發布了“第5次戰略能源基本計劃”,其中與可再生能源相關的幾點值得關注。首先,政府再次申明了其2030年能源目標,其中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結構的22%-24%。日本政府還致力于將可再生能源打造成為主要電力能源。
在可再生能源中,風電領域的要點如下:如果擴大項目規模,風電成本可與火電持平;在入網方面,風電仍面臨挑戰,如果現實更好的入網并研發能源儲存解決方案,將有助于風電項目的實施;政府還將支持浮式海上風電的技術研發。
日本政府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浮式風電技術的領導者。歐洲在北海擁有風電開發的長期經驗,已經奠定了在固定式風電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但日本仍有空間成為浮式技術的全球領導者,主要是由于該國能夠實施經濟可行的固定式海上風電項目的淺水海域數量有限。
雖然浮式風電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但許多國家紛紛對該技術的商業化和浮式風機的規模化開發進行投資。年利達也強調,該領域雖然存在重大機遇,但福島Forward浮式風電試點迄今為止的表現也說明,挑戰是顯而易見存在的。報告顯示,該試點的三座風電機(2MW、5 MW和7 MW)當前的發電量均低于最初預期。
報告指出:“雖然新風電機的產能系數(實際產量與最大產量的比率)應在30%左右,但實際上在3座風電機中,只有1座達到了這一水平。過去兩年間,2 MW風電機甚至微幅超過了這一水平,達到34%。5 MW風電機于2017年2月投入使用,僅達到12%,7 MW風電機僅為2%。與此同時,英國Hywind Scotland風電場的表現超出預期,高峰時達到65%的產能系數。”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