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將向研發和使用端傾斜
根據預測,在2025~2030年期間,新能源汽車成本或與傳統燃油車持平。那么,在此之前,會出臺哪些政策接棒補貼,以保證新能源汽車市場平穩過渡?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新能源汽車與財稅政策研究室主任方海峰說:“目前國家已經啟動了后補貼時代政策支持體系的研究課題,后續的政策研究遵循幾個大原則:一是中立性,政策盡量少干預技術路線,更多的是看結果導向;二是前瞻性,對未來的行業發展,包括技術發展有一個準確的研判,同時希望能夠給行業、企業充分的過渡和準備時間;三是系統性,各類政策應該相互協調,保證整個政策體系的科學性。”另外,方海峰強調,政策的支持重點將從目前的購置環節向研發和使用端延伸。
■制定全方位電氣化時間表
財政補貼退坡對企業的沖擊不可忽視。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兼總經理原誠寅認為,國家扶持政策退出前,高比能量高安全性電池、高效電機、電動空調、全氣候、輕量化等多項技術亟待突破,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商品性。從企業角度看,如何開源節流是生存和發展的要務,要從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考慮產品定位、研發體系及商業模式。
要應對市場競爭,歐陽明高強調,在電動汽車方面要進一步突破電池核心技術;加強整車集成技術,降低整車電耗指標;做好電動汽車安全保障;做好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歐陽明高認為,有必要制定中國汽車全方位電氣化時間表,這是戰略性問題,應該提到議事日程。用時間表來指導規劃和投資,也指導“雙積分”政策的實施。制定時間表就是抓住產業轉型的牛鼻子。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