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吃”進的是畜禽糞污、玉米秸稈、廚余垃圾,后端“吐”出的則是生物天然氣、工業液態二氧化碳氣、生物有機肥。這是經濟日報記者在河北定州市規模化生物天然氣示范項目生產現場看到的“化腐朽為神奇”的場景。
據定州市農業局局長安綱介紹,定州是華北平原上的一個農業大市,不僅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而且規模畜禽養殖更是處于河北各縣市前列。過去,由于缺乏生物利用技術,秸稈直接焚燒及畜禽糞便污染使得區域生態環境受到極大影響。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定州市政府與四方格林蘭定州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采取PPP模式合作建設規模化生物天然氣示范項目。項目總占地132畝,總投資2億元。主要以畜禽糞污、玉米秸稈、廚余垃圾為原料生產沼氣,通過整套工藝技術將沼氣用于發電、提純為生物天然氣,沼渣制成生物有機肥的“三進三變”生化轉化,實現了農畜廢棄物及餐廚垃圾閉路循環性有效利用。在這一過程中,政府以土地入股占有10%股份,企業以現金、技術、設備投入等入股占有90%股份,30年后項目無償轉交政府運營。該項目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第一批農業領域PPP試點項目,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國家規模化沼氣工程示范基地。
四方格林蘭定州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朝陽告訴記者,這項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于2017年5月份進入運行階段。據投產之后產生的各種數據測算,該項目每年可處理畜禽糞污18.25萬噸,玉米秸稈8萬噸,餐廚垃圾7.3萬噸,年產生物天然氣730萬立方米,生物有機肥4.2萬噸,工業用液態二氧化碳氣5000噸;每年可替代燃煤10000噸,減少碳排放12萬噸,減少化肥使用4.2萬噸,實現年產值5200萬元。預計在8年到10年時間可收回投資成本。
定州市規模化生物天然氣示范項目的成功,在省內引起了強烈反響。胡朝陽告訴記者,在河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方格林蘭定州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與省內多個縣市洽談選址,并將在30個縣域復制“定州模式”。到2020年項目全部投產后,每年可處理玉米秸稈約240萬畝,消納畜禽糞污約540萬噸,減少燃煤消耗約30萬噸,減少碳排放約360萬噸,減少化肥使用150萬噸。實現經濟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