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的儲能行業來說,2017年是特別的一年,儲能政策的印發、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提速、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儲能技術的存在感不斷提升。那么2017年儲能到底經歷了什么,一起來回顧一下。
首個儲能行業指導意見落地
2017年10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聯合下發《關于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這是我國儲能行業中第一個指導性政策,該政策確立了我國儲能行業從短期到中長期的發展方向,明確了近十年的發展目標。作為中國儲能產業第一個指導性政策,提出未來10年內分兩個階段推進相關工作,第一階段實現儲能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過渡;第二階段實現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
《指導意見》的印發讓許多儲能相關行業吃下一顆定心丸,相關儲能技術人員還希望儲能行業配套實施細則能夠盡快落地,比如從規劃、項目、具體領域、投入、形式等方面能提供量化指導和支持,以便施展拳腳。
電力輔助服務方案印發
2017年11月,國家能源局印發《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工作方案》,面對電力系統運行管理新形勢,著力完善和深化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制定了詳細的階段性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工作方案》提出按需擴大電力輔助服務提供主體,鼓勵儲能設備、需求側資源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允許第三方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
輔助服務是維持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必要功能,在可再生能源大發展時期,其重要性越來越凸顯。電儲能技術作為優質的電力和電量的“搬運工”,特別是在其逐步成熟和規模化應用的過程中,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電能不能大規模存儲的問題。調頻調峰等輔助服務能更充分的利用儲能的靈活性特點,是儲能實現應用價值的理想領域。
山西省已啟動電儲能參與調峰調頻輔助服務試點工作,山西省能源監管辦11月發布《關于鼓勵電儲能參與山西省調峰調頻輔助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是全國首個針對電儲能參與輔助服務的項目管理規則。為確保電儲能順利參與輔助服務市場交易,《通知》對項目管理、電價政策、并網調度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工作方案。山西省儲能參與輔助服務試點工作涉及調峰和調頻兩種輔助服務品種,包括聯合式和獨立式等兩種電儲能設施參與方式。首批調峰試點容量規模初步確定為不超過30萬千瓦,首批調頻試點容量規模初步確定為不超過12萬千瓦。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電力輔助服務為儲能敞開了大門,如果儲能能夠深入參與到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找到新的收益點,不但能夠緩解儲能電站的運營難度,還能促進新技術的研發。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測算,調峰輔助服務對儲能開放,可將應用于風電場的儲能系統投資回收期減少近40%。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