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產業大發展,當然繞不開石墨烯。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毋偉介紹,石墨烯具有導電性、導熱性和優越的機械性能,應用的重要方向多在儲能領域,柔性電極、傳感器及電子墨水、復合材料、電子、水處理、健康和供暖等方面。我國在石墨烯領域的研究起步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晚,但在近些年的努力下,文獻發表量和專利數量都已經位居全球首位。2015年5月,國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數研究院發布的全球首個石墨烯指數評價結果顯示,我國全球石墨烯產業綜合發展實力居美國和日本之后。從石墨烯專利技術申請領域看,2013年之前,石墨烯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備領域,2011年至2013年間,制備技術專利占石墨烯專利申請比例達38%。隨著制備技術的完善與成熟,石墨烯專利申請不斷向下游應用拓展,并開拓出新的領域。2013年至2015年間,全球新增大量關于復合纖維、涂層、功能薄膜、水處理等新興領域的石墨烯技術專利申請,其中關于石墨烯基復合材料的專利申請幾乎翻番,而制備技術專利的申請比例降至約29%。目前,由于石墨烯的總體發展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且高校和研發單位態度積極,各地石墨烯產業園、研究院如雨后春筍,石墨烯新的研究性質的應用也是不斷見諸媒體。但企業觀望居多,已有的企業大多虧損,且產能并未達到聲稱的量。業內人士人為,主要問題在于我國產品質量總體較低,大規模應用領域尚未打開。
謀定而后動
不得不說,相比于傳統礦產,戰略性新興礦產經濟發展面臨挑戰。原輔材料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較為激烈;礦物材料市場需求規模體量小及有效需求不足; 同時也面臨更加嚴峻的環境承載和資源供給壓力的約束,資源獲取成本逐步上升;全行業研發體系與創新能力弱,專業科研院所、大企業技術支持不足;行業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企業缺乏高素質管理人才、技術人才,企業未來發展能力不足,綜合競爭能力弱等問題。
難怪在談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時,有專家用“前途光明,任重道遠”來總結。
同時,從更為宏觀的層面來講,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郭旭紅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目前,發達國家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給我國相關產業發展造成壓力。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國際分工加快調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面臨技術、品牌、資本和市場份額的激烈競爭。同時,由于關鍵核心技術缺乏,發達國家利用其主導的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整合全球優勢資源,增強市場控制力,謀求壟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全球市場。跨國公司利用關鍵技術壟斷和終端(銷售、服務)渠道控制,對我國進行“結構封鎖”,壓縮我國產業發展空間。與此同時,當前的金融體系難以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金融創新能力不足,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不高,難以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資需求。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