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政府部門和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趨緩的同時,中高端及以上的商品消費持續上升。《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有關部門將采取多項措施促進居民消費擴大和升級,包括增加消費領域特別是服務消費和綠色消費有效供給,開展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消費專項行動,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等。
據悉,“降速增質”或成未來中國消費的重要特征。阿里研究院發布的《品質消費指數報告》顯示,2016年全年阿里零售平臺中高端消費總額達1.2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國人2015年全年境外消費總額。報告對比了最近五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和阿里品質消費指數的增速,發現兩者呈現此起彼伏的“X”形交叉曲線。由于總體規模的不斷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呈現趨緩,五年間增速下降了5.3個百分點,而阿里品質消費指數的增速則從五年前的26.8%,增長到去年的34.4%,上升了7.2個百分點。
今年前兩月,雖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但升級類消費增長仍延續了較快的勢頭。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是網上零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1至2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5.5%,增速比上年同期略有加快,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6個百分點。二是消費升級類相關商品增速加快。三是旅游、電影等娛樂休閑體驗式消費旺盛,春節期間全國實現旅游總收入4233億元,同比增長15.9%。四是信息消費高速增長,春節期間移動互聯網流量消費25901萬G,同比增長一倍。
阿里研究院報告指出,原創、智能、綠色、精致、全球化、體驗是未來品質消費的六大趨勢。業內分析認為,上述領域蘊含著萬億級規模的商機。
以正在成為消費新熱點的智能消費為例,去年“雙十一”,阿里零售平臺的智能消費占比已從2012年的1.6%,提升到2016年的7.4%。據艾瑞咨詢等第三方機構報告預測,到2020年,應用于健康醫療領域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以及各類智慧家庭硬件產品的滲透率將大幅提升,會促使相關行業進入爆發期,整體市場規模也將快速突破萬億大關。
騰訊旗下產業趨勢研究機構企鵝智庫等第三方機構認為,以智能消費、綠色消費等為代表的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并有望成為我國未來消費領域的主流。由于消費升級涉及產業眾多,并能快速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力不僅僅是促成幾個規模巨大的產業,更會促使信息產業、制造業等重點行業的持續發展,進一步優化整個國民經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