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直鼓勵支持新材料研發應用。工信部日前發布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7年版)》,明確了重點新材料名單。同時,工信部也強調了要做好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
從目錄中可以看到,鋁板塊的高性能車用鋁合金板、高強韌輕量化結構件壓鑄鋁合金等;鈦板塊的高溫鈦合金、超薄壁鈦及鈦合金焊管等;稀土板塊的高性能釹鐵硼永磁體,特種稀土合金等;新能源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材料;其余包括石墨烯薄膜、液態金屬等均屬于國家重點關注品種。
工信部、財政部、中國保監會三部門聯合建立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并開展試點工作,旨在推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生產首批次新材料的企業,是保險補償政策的支持對象。符合條件的投保企業,可申請中央財政保費補貼資金,補貼額度為投保年度保費的80%。
保險產品方面,中國保監會針對新材料推廣應用中存在的特殊風險,指導保險公司提供定制化的新材料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產品,承保新材料質量風險、責任風險。新材料首批次保險機制的責任限額將根據采購合同金額以及產品可能造成的責任損失額來綜合確定。原則上政府補貼的責任限額不超過合同金額的5倍、且最高不超過5億元人民幣,投保費率最高不超過3%。
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將會進一步促進新材料產業的蓬勃發展。
新能源或將顛覆能源結構
從木材、煤炭,到石油、天然氣,再到氫氣,人類歷史上每一次成功的能源變革,都有一個清晰的主線邏輯,就是減碳加氫提升能量密度。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這是各國實施能源戰略轉型升級達成的共識,氫能將在能源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氫能源符合新工業革命所倡導的分布式能源生產與利用方式的各項特征,其在未來全球能源結構變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逐步為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所重視。我國在轉變能源結構和開展節能減排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氫能的作用。
氫是高效的能量載體,可存儲和相互轉換,宇宙中含量最豐富,而且無污染、零排放,其實現途徑有電解水制氫、煤氣化制氫、甲烷重整制氫、工業廢氫。
相比傳統能源,氫能的優勢是低碳化。氫能作為一種綠色的二次能源,其主要優勢表現為,比電更容易分散儲存,可以像天然氣一樣利用管網進行規模化配送;獲取方式多元化,既可以從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制取,也可以從工業副產品中獲得,更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制取;制取的成本比較低。
發展氫能產業是能源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轉型的必由之路,氫能利用將促進人類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