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我市出臺《關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引起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熱議。
《意見》要求,全市支持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模式,探索設立科技創新銀行、科技創業證券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鼓勵開發性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在產業園區、科技園區設立科技支行或專營機構,實行專門的客戶準入、信貸審批和風險管理,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專業性金融服務。鼓勵銀行業加強差異化信貸管理,放寬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支持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用貸款、科技保險等金融創新業務。鼓勵和引導銀行機構、小貸公司與創投基金、股權投資機構及保險機構合作,實現投貸保聯動,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等。
銀行創新各顯神通
近年來,我市銀行業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可圈可點,在諸多領域都踴躍試水和創新,搶位金融創新的時代風口,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以重慶銀行為例,創新發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下首筆境外人民幣債券,一舉刷新了四項第一——中新(重慶)項目下第一個境外公募發債項目、我市境外發債項目中第一筆募集資金全額回流支持重慶實體經濟的項目、我市第一筆重慶企業在新加坡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我市企業第一次以極具標志性的公募模式,完成與國際資本市場的無縫對接。
招商銀行在處理“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重點融資項目方面,實施“專項政策、專屬通道、專業團隊、專門審批”16字作業模式,優先支持長江東水門大橋、嘉陵江千廝門大橋、沙坪壩鐵路樞紐項目、保稅港區碼頭等項目建設,合作金額超過33億元。
重慶農商行則在實施“互聯網+”中屢獲好評。以其被評為“2015年區域性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獎”的“江魚兒”網絡銀行平臺為例,采用互聯網金融模式跨網點、跨區域銷售銀行產品,通過官方網站、手機銀行客戶端等渠道為客戶提供江渝基金寶產品、智能存款產品、生活繳費、貸款申請等金融服務。
金融創新贏得市場
事實上,上述銀行僅僅是我市金融業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一個縮影。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重慶銀監局就專門制定創新體制機制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全市銀行業大力支持科創企業發展,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自主創新示范區創建工作;我市于今年5月18日出臺《關于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也強調“優化金融資源配置”,要求金融業為我市建設國內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和西部創新中心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