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L型階段,各產業發展存在亟待突破局面,行業發展轉型在面臨各種挑戰的同時,也存在諸多機遇。在日前的2016東北商品戰略發展峰會上,多位業內人士就當前我國文化產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深入討論。
與會人士認為,文化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各項有利條件日益突出,從多起私募跨界掘金案例來看,未來的文化產業市場將是資本主要的投資渠道。同時,由于行業發展的現狀,借助互聯網實現轉型發展已順應趨勢,這也是助力我國供給側改革發展的有力印證。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所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逐漸不能適應廣大群眾日益增強的消費需求和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的消費特點。“發展水平不高、活躍能力較弱,管理體制與機制的不健全,人才極度缺乏,以及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這些都成為了挑戰。”一位文化產業行業人士表示,但同時也將面臨著發展的機遇,例如政策扶持等,文化產業與新的互聯網技術對接,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較強的創新應變能力,可以預期,在人民群眾文化消費快速增長背景下,文化產業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事實上,在國家提出“互聯網+”的戰略下,文化產業將“互聯網+文化+物流”進行了融合,在過去三年間,已經成為除股市外的第二大互聯網文化交流平臺,并創造了多層次的獨特價值。根據2016中國文化產權交易界、郵幣卡電子盤行業第一季報告顯示,今年1到3月份,郵幣卡行業成交金額已經超過5000億元,用戶量突破了500萬;全國文化產權交易所有80多家。
東北商品交易中心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郵票、錢幣,蘊藏著中華5000年文明,也寄托了歷史的使命;在當前行業轉型發展之際,尤其是跨界與融合的背景下,以郵幣卡為典型代表的文化行業將進入黃金投資時代。
“作為市場的參與者,東北商品交易中心將充分發揮立足現貨、提升現貨、服務現貨的基礎功能,展現出商品市場體系的‘塔基’功能。”東北商品交易中心人士表示,任何商品交易都必須充分立足現貨之后,才具備向高層次市場組織形式嬗變與創新的動力和基礎,才能發揮衍生品市場應有的功能與效率。
據了解,東北商品交易中心目前已經完成了集信息流、現金流與物流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機構,除了將市場自身產生的交易信息及時公布外,還有專門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人員,并對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為客戶進行經營決策提供參考。同時,會根據交易商品區域分布,設有委托的定點倉庫和合作的物流企業,為實物交收提供服務,逐步實現網上交易、就近交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