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但民俗文化產業過去多是一家一戶、一村一店等世代相傳的手工藝作坊,缺乏科學規劃,沒有規模效益。近年來,衡水加大扶持引導力度,對整個產業調查摸底,聘請研究機構,做好產業近、中、遠期發展規劃。以武強年畫為例,為了走出“好看而無效益”的怪圈,他們幫助企業成立了全國首個縣級年畫出版社和全國第一家專題年畫博物館。去年,博物館接待游客30萬人次,該縣與年畫相關的文化產業實現年銷售收入9000萬元。
在整合產業的同時,衡水大力發展實力強、影響大的民俗文化龍頭企業,從資金、土地、政策等方面進行支持,打造一批勇立文化產業潮頭的“領軍者”。同時,該市采用建設園區、引進項目等方式,整合提升文化產業,實行規模化經營、市場化運作。饒陽縣大官亭鎮有生產民族樂器的歷史傳統,該市積極推動建設大官亭樂器產業園,項目總占地1151畝、總投資20多億元,形成完整的樂器文化產業鏈,建成后將聚集樂器生產企業20家,成為樂器生產銷售集散基地,預計主營業務將達10億元。
由于創新民俗文化體制機制,突出項目帶動,打造特色品牌,衡水市民俗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6項,省級“非遺”項目22項,市級“非遺”項目42項;建成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個、省級15個;民俗文化產業增加值已占GDP比重達到4.53%,連續3年居河北省首位。其中,冀派內畫從業人員已達10萬多人,年產值15億多元。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