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關于開展綠色公司債券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積極引導交易所債券市場支持綠色產業,助力綠色發展。
馬駿認為,2016年中國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有望實現3000億元,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
首單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券落地
繼上證所發布《通知》僅半月有余,國內首單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券已經成功發行。
4月7日,由國家開發銀行主承銷的協合風電投資有限公司發行(以下簡稱“協合風電”)2億元中期票據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該期債券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6.2%,募集資金將全部投向綠色項目建設。
這是國內首單按照國際慣例,由獨立第三方機構鑒證的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券。本期債券的成功發行,意味著繼綠色貸款、綠色金融債之后,我國綠色金融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不僅滿足了企業綠色融資需求,也豐富了通過金融創新服務綠色新經濟的手段。
綠色債券是近年來國際上新興的債券品種,主要為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等綠色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就全球而言,近年來國際綠色債券市場規模迅速膨脹,已經從2010年的18億美元發展到2015年的300余億美元。
發行人涵蓋政府、多邊開發機構、銀行和企業等。隨著債券發行人和品種逐步多樣化,綠色債券投資者隊伍也迅速擴大,高盛、黑石、蘇黎世保險等全球知名資產管理機構、巴西和德國等中央銀行,以及部分養老基金、知名企業和零售類投資者紛紛加入其中。
“顧名思義,首先錢必須投向綠色。”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向《中國經濟信息》記者分析了綠色債券與普通債券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募集資金投向必須是符合監管標準的綠色項目;二是專款專用,設立專門的資金監管賬戶,確保資金全部用于綠色項目,包括項目建設、償還項目貸款和補充項目營運資金等;三是信息披露嚴格,綠色債券信息披露要求更高,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據國家開發銀行資金局負責人介紹,本期債券嚴格對標,以確保符合綠色標準。在項目篩選上,對照央行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版)》,從項目類型、轉化率及衰減率等技術標準、項目環境影響評估及批復、污染防治和控制、職業健康及勞工環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項目風險分析等方面進行評估和篩選。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