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這款游戲的動魚數碼商務副總裁李楊介紹,“浴血長空”的內容架構覆蓋二戰主戰場,研發團隊歷經兩年時間反復設計研究。在這款游戲中,“文化+歷史”“文化+軍事”“文化+科技”體現在細節中,實現了文化與各類資源的深度融合。
在李楊等業內人士看來,“文化+”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文化+”不僅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實現了從“單純的生活”向“有文化意義生活”的轉變,也讓更多文化產品找到了新思路。
當前,文化正主動和生產生活的很多領域融合。長春電影制片廠被稱為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自1945年成立以來,長影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但也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轉型之痛。
讓傳統文化方式與新的業態相結合,長影用“文化+”闖出了一條重生之路。
2005年,中國第一家世界級電影主題公園——長影世紀城正式運營,電影工業中的文化元素與娛樂手段實現融合。目前,長影的海南“環球100”項目正在籌建,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一流的電影文化旅游產品。
得益于“文化+地產”“文化+娛樂”帶來的轉型生機,長影不僅扭轉了虧損的局面,還用文化產業的收益做大做強電影主業,近年來拍攝出《索道醫生》《辛亥革命》等電影產品。
走進福州市鼓樓區厝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墻上一排融入了福州三坊七巷建筑風格的手機掛件、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劇明信片、近代著名歷史人物林則徐和嚴復的Q版形象撲克等文創作品十分搶眼。
公司負責人黃曉陳表示,經過用心提煉的文化元素和原本不起眼的產品的結合,會擦出新的火花,讓產品成為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產品。
得益于“文化+”理念的深度整合,一些原本是“雞肋”產業已經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雞腿”,“來自故宮的禮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很多游客印象中,以前的故宮,除了門票之外沒什么有意義的紀念品。如今,故宮順應市場需求,研發出手機殼、玩偶、服裝等多個品類的獨家原創紀念品,設計者大膽進行創新設計,讓文化創意與歷史有機結合,讓不少人感嘆“原來皇帝也能萌萌噠”。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教授認為,“文化+”體現為文化要素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層次的融合創新,推動業態裂變,實現結構優化,提升產業發展生命力。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