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將于1月20日上任。他把貿易問題作為總統競選活動核心,指責美國與墨西哥及中國簽訂的多邊貿易協議導致美國就業崗位流失,還反對美國與歐盟和亞太地區國家達成自貿協定,他稱之為“糟糕的協議”。
羅斯和納瓦羅在特朗普競選時共同參與了“經濟政策白皮書”的著作,兩人都認為美國要重塑3.5%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必須立足于減少貿易赤字和制造業增長。
設置貿易壁壘難提振經濟
各界分析認為,特朗普挑中的人選陣容顯示,未來的美國政府可能會在貿易往來國出口補貼和貿易壁壘的糾紛上采取更強硬立場。
《金融時報》文章稱,特朗普政府著力于降低貿易赤字的行為,將有悖于全球化發展規律。華盛頓卡托研究所貿易政策主任伊肯森說,納瓦羅的貿易觀點具有“危險性、誤導性”。他說,納瓦羅所追求的“貿易平衡”將導致大量資本外逃、外界對美國貨關上大門的風險,經濟下滑在所難免。
未來,鋼鐵業等行業可能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關鍵領域。英國《金融時報》之前發文稱,特朗普將美國鋼鐵業置于其工業政策的核心地位,他承諾將大興基建。而鋼鐵正是基建領域的關鍵用材。
對美國貿易機構的重新架設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特朗普正在實踐其競選時的主張,但業界認為,帶有保護主義的貿易壁壘措施未來對美國經濟的提振作用有限。
美國媒體Politico稱,白宮全國貿易委員會的成立會削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影響力,后者傳統上擁有對外貿易談判權。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被視為奧巴馬政府貿易政策的主要架構師,他負責協商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最終未能獲得國會批準。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的反全球化計劃短期內或將利好股市,但長期而言,會制約貿易和企業利潤,束縛經濟增長。特朗普提出的貿易保護措施涉及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而這三個國家是美國重要的貿易伙伴,三國與美國的年均貿易總值共計可以達到19000億美元,采用貿易壁壘恐傷及美國自身。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若美國對中國和墨西哥征收高額關稅并遭到報復,美國或因此陷入經濟衰退,并且失去500萬個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或將改變全球貿易規則,而這將對依靠全球貿易增長而獲利的發展中國家制造業造成不小的傷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稱,若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高達45%的關稅制裁,中國或將取消部分從美國進口商品的訂單,予以回擊。與此同時,特朗普一直宣稱實施高額關稅可幫助制造業和就業機會重回美國本土,然而事實可能并非如此。當前,制造業已逐步轉移到了越南和孟加拉等成本更低的國家,實施高額關稅并不會改變現狀,只能令情況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