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力推動全球貿易治理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引領國際貿易發展潮流
當前,世界經濟低迷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發展成果分配不均引發反全球化浪潮,嚴重威脅經濟全球化進程。鑒于此,中國繼續高舉自由貿易旗幟,大力推動國際投資,完善全球貿易投資治理,這有利于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長遠發展。
在中國的帶動下,二十國集團(G20)各成員清醒地認識到,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沒有出路,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才是最佳選擇。2016年9月召開的G20杭州峰會發表公報,承諾在2016年底前批準《貿易便利化協定》,并將減少及不采取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延長至2018年底。杭州峰會核準了兩份極具重要性的文件:一是《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將據此在降低貿易成本、促進貿易投資政策協調、推動服務貿易、加強貿易融資、促進電子商務發展,以及處理貿易和發展問題方面作出表率;二是《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以營造開放、透明和有利的全球投資政策環境。這是世界首份關于投資政策制訂的多邊綱領性文件,它確立了全球投資規則的總體框架,將為各國協調制訂國內投資政策和商談對外投資協定提供重要指導。
在2016年11月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利馬峰會上,“中國作用”被頻繁提及。在WTO多哈回合談判停滯不前和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擱淺的情況下,由中國引領和推動的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自由貿易安排將指引未來國際貿易發展方向。為了解決參與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利益分配不均等問題,習近平主席在APEC利馬峰會上開出的“中國藥方”是:各國要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注重同各自發展實踐相結合,注重解決公平公正問題,引領經濟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發展。
被稱為“APEC之夢”的亞太自貿區在中國引領下穩步推進。2014年,在中國倡議下,APEC北京峰會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2016年APEC利馬峰會上,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順利完成,標志著亞太自貿區建設步入新階段。習主席呼吁亞太各國“以一張藍圖干到底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動,早日建成亞太自貿區,把開放型亞太經濟水平推向新高度”。與美國日益消極的態度相比,中國在推進亞太經貿合作方面表現出強大領導力,給予各方巨大信心。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在APEC利馬峰會上,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在把全球經濟的鑰匙交給中國領導人”;美國在國際貿易事務上發揮領導作用的時代正在走向終結,中國將承擔起全球經貿合作主要推動者的角色。今后,中國將繼續本著開放、包容、普惠、共贏的精神,引領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向縱深發展,指引經濟全球化的航向,維護以WTO為主導的多邊貿易體制,大力推動全球貿易發展,為世界經濟最終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做出應有的“中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