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落幕。值得關注的是,在本屆的互聯網大會上,文化產業成為最受關注的細分領域之一,“互聯網+文化產業”、尤其是影視產業如何創新產業模式成為熱議的話題。
當下,文化產業結構正在發生巨變,傳統文化已經走在轉型的道路上。在“互聯網+”這一新思維的指引下,圍繞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發展現狀,互聯網與文創產業的聯手已然成為時代前沿,互聯網思維正在為中國文化產業提供前所未有機遇。
互聯網大會期間,一場以“互聯網+文化產業”為主題的咖薈活動舉行,包括華策影視集團趙依芳、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阿里影業CEO張強、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總裁陳杭在內的多位文創產業“大咖”圍坐長桌旁熱烈討論。
“整個產業正在進入發生顛覆性的變革2.0時代!壁w依芳認為,未來人們獲取視頻內容的渠道也可能發生更為終極的進步,視頻網站也可能經歷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階段。放到這樣的產業探索背景下去觀察討論影視文化產業,“意義重大,因為影視可以加上很多東西,衍生發展”。
面對互聯網對傳統影視產業的沖擊,張強表示,當今時代,要用互聯網思維改造電影。他認為,傳統電影行業在購票、電影發行宣傳、新人培養方面存在短板,而這些傳統行業的痛點正是互聯網的發力之處。
王曉暉與果殼、分答創始人嵇曉華則把關注點放在“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時間上。王曉暉表示,移動互聯技術的興起,移動平臺消費成為主流不可阻擋;嵇曉華也表示,碎片化時間的增多為碎片化時間的“買賣”提供了商機,這也是互聯網分享經濟的應有之意。
然而,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永遠都是內容,在日益增長的市場規模背后,互聯網文化企業更是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在趙依芳看來,無論因為技術變革帶來的傳播渠道如何千變萬化,都離不開故事,離不開情感,離不開思想,歸根結底,創意、藝術是無法被取代的,但必須創新,必須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