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0日至21日,CPAMF第三屆民營美術館發展論壇在銀川當代美術館舉辦。來自中國、荷蘭、德國、美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的民營美術館負責人分別就建立符合國情的現當代民營美術館制度、完善美術館公共教育體系等方面,探討新的出路和方向。
百年機遇:西部民營美術館尚在萌芽
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民營美術館建設浪潮方興未艾,民營美術館越來越多地被認為在藝術生態、文化建設以及藝術的交流與傳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諸迪認為,我國的美術館事業,包括民營美術館,整體上離文化發展的需要、美術事業發展的需要還有很大的差距。據統計,2014年全國文化系統所屬美術館共312家,估計包括其他系統以及民營美術館在內,全國共有美術館400余家。這些美術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等東部發達地區。目前全國還有兩個省份沒有一家國有美術館,有近1/3的省份沒有省級美術館,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區。而現有的美術館當中還有一些館的基礎設施極不完備,無法正常履行職能。此外,美術館與博物館、圖書館和畫廊等其他文化設施的建設和發展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因此,在“一帶一路”的政策引導下,西部地區的美術館建設,尤其是民營美術館建設尤為引人關注。銀川當代美術館可謂在藝術市場不甚活躍的寧夏打開了局面。除此之外,甘肅、青海、陜北、新疆、西藏都成為民營美術館資本計劃投入的地區,未來一段時間,業界將陸續看到新的西部民營美術館以體系化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資金困局:來自東部同行的啟示
盡管數量缺口巨大,但是西部民營美術館作為和公立美術館并行的美術館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依然在發展中步履維艱。“經費是民營美術館面臨的最大問題,民營美術館的資金大都來自于投資主體,面對后續發展的巨大資金需求,部分美術館也嘗試著通過引進基金會、尋找贊助合作、推出延伸服務等渠道進行開源,但這些收入相比保證美術館穩定運營的實際需要,還存在著相當的不足,尚未形成良性循環的造血模式。” 銀川當代藝術館藝術總監謝素貞如是說。當前,中國尤其是西部民營美術館的資金鏈狀態令人擔憂,美術館的運營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但是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民營美術館的資金扶持力度仍然不夠。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