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6月“轉正”的出口同比增速,又在7月份跌落轉負。
8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7.3%。其中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出現連續5個月下滑,表明今年第三季度我國出口壓力仍然較大,而7月份出口重現負增長,同比8.9%的降幅創下2014年2月以來新低。
海關總署表示,出口增速下滑主要受美元走強帶動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影響,尤其是對歐、日出口受匯率拖累明顯。同時,7月外貿狀況不及預期,也與高基數因素不無關系。
事實上,在總體數據不佳的情況下,我國外貿大省進出口波動卻并不大,今年前7個月,廣東以3.39萬億元的進出口總值位列全國第一,出口實現同比增長3.3%。
外貿“穩增長”政策頻出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13.6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3%,而單從7月份的情況來看,進出口總值2.12萬億元,其中,出口1.19萬億元、進口9302億元,分別下降8.9%和8.6%,進出口增速同比下滑都在8.5%以上,表明當前穩外貿任務艱巨。
從外部環境來看,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依然較為疲軟,世界貿易依然較為低迷。世界貿易組織7月2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全球出口下降11.3%,進口下降13.8%。盡管當前發達國家經濟景氣較年初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對日貿易及東盟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較大。
從國內需求來看,內需不足導致進口低迷,傳統優勢產業競爭力有所削弱,導致部分產品出口明顯下降。今年前7個月,服裝、紡織品、鞋類三大傳統優勢出口產品分別下降了6.4%、1.7%、1.9%。受勞動力、環保及匯率成本升高的影響,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加速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趨勢明顯。
而事實上,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外貿“穩增長”政策頻出:4月7日,國務院出臺《關于改進口岸工作支持外貿發展的若干意見》;5月12日,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6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7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
而在被稱作“國七條”的《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中,國務院提出了堅決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切實改善融資服務等七個方面意見。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