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中國的對外貿易企業中,有大量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報關業務一般是通過代理公司完成,因此,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報關業務也應該通過代理公司,這樣一方面解決了小公司缺乏專業知識和人手的問題,另一方面業解決了規模不經濟問題。通過代理公司,只需花較少的費用,就可以實現報關陽光化。
專家意見:意圖規范市場,促進外貿轉型
趙萍表示,世界各國對電商征稅還沒有沒明確的政策,例如美國,雖然2013年美國參議院已經投票贊成對來自外州互聯網零售商的網上銷售進行征稅的提議,但是這一投票贊成尚未轉變成法律條款。由于對電商稅收政策尚不確定,對于跨境電商征稅,也沒有提到議事日程。
跨境電商征稅適用的是2013年96號文和海關總署公告2014年第56號(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以下簡稱“56號文”),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96號,這兩個文件重點強調了跨境電商稅收監管辦法和出口退稅政策,但是都沒有提及跨境電商的稅收征收標準。
對這項政策的意圖,趙萍做出如下解讀:“一方面強調跨境電商稅收監管的重要性以及監管的流程,以體現稅收監管的嚴肅性和規范性,在出口環節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另一方面,又從鼓勵跨境電商方面出臺了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跨境電商的發展,促進中國對外貿易方式轉型。”
“雖然跨境電商征稅,對于我國進口的商品將產生稅收成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調。但是,目前在網上零售中的進口商品,更多為進口食品和奢侈品,銷售額占電商總額的比重較低。因此,跨境電商征稅對國內消費者影響不會很大。”
據了解目前已有6個城市成為跨境電商進口試點城市。而對試點的普及和未來的展望趙萍表示,跨境電商的稅收監管需要電商與海關聯網,聯網工作需要一個過程,而且目前電子商務的市場集中度很高,天貓、京東占有國內市場7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些大型的電商巨頭本身也在從事跨境電商,而純粹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規模并不大,而且從總體來看,跨境電商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微乎其微,因此,也沒有必要大面積鋪開試點。另外,鋪開試點本身,也會造成監管成本上升,因此,在當前,還是沒有必要鋪開。跨境電商在中國外貿中占有較為重要地位,至少還需要5-10年的時間。
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約為1.6萬億元,2012年約為2萬億元,2013年突破3.1萬億元,到2016年將增至6.5萬億元,年均增速接近30%。從2010到2013年,中國海淘市場規模從120億元增至744億元,三年時間漲了近五倍。業內人士預計,2014年這一數字或將超千億元。蓬勃的市場預示著跨境電商無限的潛力和可能性,而適時出現的規范會促進市場健康良性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進56號文件將給跨境電商帶來怎樣的改變,我國相應的法規制度還會怎樣的完善?中國青年網將持續關注。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