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聳人聽聞,新三板的高估值風險確是投資者必須警惕的。某股權投資業內人士更坦言,之所以大家愿意高價參與這些項目,其實也有風險投資的思路,比如投10家或更多,能抓到一個或兩個騰訊、阿里巴巴這類企業,其他就算不成功,也是值得的。“所以新三板真的是沙子里面淘金子,我也一直覺得新三板不適合個人投資者。”楊類禹說道。“今年擴充會很厲害,所以不用擔心找不到機會,要擔心的是成本會不會較高。”呈瑞投資董事長王欣藝補充道。
那么,在好企業必然是高估值的市場預期下,是否也會倒逼券商及投資機構重建新的估值體系呢?
林禎景認為,“對于這些處于發展初期的企業,我們也應適度轉變對企業估值的方法。首先,應著眼于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與空間,進行長期的戰略投資,而不僅僅依據財務數據來判斷。其次,對于新三板的企業,有時對‘人’的投資比對‘規模’的投資更重要。第三,對于這些處于發展初期的企業,估值時還應考慮該企業后期是否有并購的預期。”“說到如何估值,PEG是一個很好的方式,當然這是建立在盈利的基礎上。如果是互聯網,則必須按創投的方式估值,一般按流量、日活躍數或是新增流量來衡量。我們現在的估值方式也跟國外非常接近,只不過要更貴一些。”王欣藝說道。
企業家心態改變
除了估值被推高,新三板掛牌及擬掛牌的企業又有哪些變化呢?
某參與新三板機構人士表示,“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家的心態變了。去年我們調研時,他們都會很驚奇地說,終于有人上門來調研了,還是機構投資者。那時我們去談價格,還有討價還價的過程,而現在他會覺得就是值這個價。”
“另外,去年很多定增都以產業資本的想法去定價,現在都是資本市場定價。”該機構人士補充道。
一輪輪持續不斷的融資下,企業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么多錢呢?老板們又都打著怎樣的算盤?
一位新三板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想圈錢的比較多,有的甚至想盡快套現。當然,也有企業家目的明確。當問他募這么多錢的用途時,這個企業家如果能很好地規劃每一筆錢的用處,那么只要其所在行業夠好,商業模式清晰,這種企業是容易長大的。”
“如果拿了一筆錢又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我們通常扭頭就走。現在基本是以每天看3~5家的速度,所以有時聊5到10分鐘,心里就有數了。”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說道。
因此,找到好的公司、靠譜的企業家是關鍵。“我們會跟企業去聊,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很多時候在聊完以后,他們會主動把股份給你。企業一般看中雙方價值觀是否一致、經營理念是否認同、后續會不會對他有幫助。”該業內人士指出。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