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救市”與“救急”,就不至于錯解當下的一攬子樓市“新政”,更不能對其抱以不應有的幻想。
首先,一攬子樓市“新政”會釋放社會剛需——首套房的安居訴求和二套房的改善訴求。公積金房貸降低門檻和首付比例,在能滿足這兩種剛需,而絕非放水投機,虛熱樓市。
其次,一攬子樓市“新政”要點在于消化存量,盤活在建樓盤,避免“鬼城”和爛尾風險。不久前,港媒發布內地鬼城分布圖,雖然不免夸大其詞,但各地的確存在樓市無度建設而導致的新城“黑燈”現象。至于存量,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為6.22億平方米,比2013年末增加1.29億平方米。若按每套100平方米計算,全國待售商品房至少有約600萬套。“鬼城”也好,存量也罷,空置的住房豈止是浪費,更牽涉地方債、地產商破產和蔓延至金融系統的連鎖風險。雖然一攬子樓市“新政”并不能直接消化存量,但能逐漸恢復市場信心。
其三,一攬子樓市“新政”突出保障性住房的調節作用。在確保定量建設的同時,適當購買現有存量商品房以充實保障房。
為促使樓市由亂而治,再到市場化的健康發展,政策工具的應用應謹慎節制。因而,樓市一攬子“新政”須全力防止重蹈既往權力主導型的覆轍。所以,輿論也好,地產商也罷,千萬別再以“救市論”誤導市場。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