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秀洲區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市場公開交易、交易統一監管”的改革思路,建立了區鎮村三級聯動的秀洲區農村產權交易管理中心,促進了農村要素市場流動和價值顯化,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增加了農民財產性收入。截止去年底,已通過秀洲區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網站發布租賃(轉讓)信息10多條,已實施交易項目6項,合同總金額30.49萬元,合同款當年兌現率100%。
建立平臺穩步推進
2014年,區農經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農村產權交易管理的通知》(秀洲農【2014】118號)、《秀洲區農村集體產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秀洲農【2014】161號),通過明確建設的工作目的、工作內容、工作步驟、保障措施,為各鎮(街道)建設推進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提供指導。各鎮(街道)按照市、區的要求,也分別制定平臺建設工作實施細則,結合自身實際,明確工作計劃,細化工作措施。為穩定推進平臺建設,區農經局專門指定專人,統籌指導、協調全區農村產權交易工作,具體負責對全區農村產權交易的范圍、品種、交易行為等進行指導、管理和監督。
最終,秀洲區設立了農村產權交易管理中心,依托嘉興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設立服務窗口;各鎮街道設立農村產權交易分中心。同時,各鎮(街道)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部分鎮還配備工作專責組,將重點工作分解落實到個人;運用現代信息化網絡技術,區級建立集管理、服務和監督于一體的秀洲區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網站。網站是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對外窗口,通過實時發布交易信息、工作動態、政策上傳,實現交易網上公示、網上辦事、網上監督等功能。
為確保平臺建設如期完成,秀洲區在新塍鎮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交易平臺建設試點。為了保證這項任務順利完成,新塍鎮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選定集體資產交易中心地址,做好場地裝修、設備添置、人員配置等工作。同時,結合集體資產管理和交易需要,制定交易中心職責、交易中心流程等制度在交易分中心墻上張貼。
在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過程中,秀洲區凸顯了管理全面、交易分級、操作便捷的特點。為了建設資產交易平臺,早在2013年下半年各鎮(街道)三資管理中心已將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經營合同和工程建設所有狀況全部錄入三資系統,做到全方位監管。平臺建成后,秀洲區按照單項底價在20萬元及以上的農村集體產權交易項目,由各村委托嘉興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交易;單項底價在20萬元以下的,全部納入鎮(街道)農村產權交易分中心統一交易。而通過建立資產管理和交易網絡信息化系統,實現了網上信息公開,網上實時監管,平臺具有資產登記簡單,操作方便快捷的特點。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