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文化主心骨,
構筑兩個高地
“十二五”以來,江蘇緊扣文化建設的主心骨,著力構筑思想文化建設高地和道德風尚建設高地,增強做好各項工作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江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一方熱土,也是‘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首次提出地。從‘全面小康社會’到‘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叢書》到《“四個全面”研究叢書》,江蘇實現了理論和實踐雙豐收、雙推進。”《求是》雜志社社長李捷的評價,勾畫出江蘇近年來社科理論建設碩果累累的喜人局面。
2014年9月,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下設15個研究基地。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起,江蘇便先后打造了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中心等研究平臺,推出了大量重量級成果。我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年度項目立項連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立項數和資助經費總額均創歷史新高。
以科學理論武裝頭腦,首先要牢牢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去年,江蘇省委中心組集體學習由雙月學改為每月學。每年100余期省管干部輪訓班、部省屬高校書記(校長)培訓班、社科期刊負責人研修班……各級各類培訓班組織學員分專題分領域開展學習,著力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頭腦。
一手武裝“關鍵少數”,一手夯實“廣泛基礎”。數以萬計的社科工作者活躍在理論宣傳一線,打通黨的創新理論走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南京的“市民講堂”、泰州的“百姓宣講團”、常州的“道德講堂”等理論普及品牌集中涌現。10月底,省內外24家單位共同組建“紫金講壇聯盟”,推進實現講座信息資源共享。
推動社會發展的精神力量也逐漸顯現:2月底,每3年評選一次的“全國文明城市”名單揭曉,江蘇3個城市新當選全國文明城市,共計8個文明城市,位居全國第一。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展未成年人“八禮四儀”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從孩子抓起,塑造新一代“雅童”。在持續深化文明村鎮、文明戶等創建活動的同時,從2012年起,在全省組織開展了“江蘇最美鄉村”推選活動,“江蘇最美鄉村”創建已成為我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響亮品牌。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