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雙雙不及預期
隨著全球貿易進入一個相對低谷期,我國對外貿易也很難“獨善其身”。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9.9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8.1%。其中,出口11.46萬億元,下降2%;進口8.47萬億元,下降15.2%;10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06萬億元,下降9%。其中,出口1.23萬億元,下降3.6%;進口8331.4億元,下降16%。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員朱振鑫指出,人民幣貶值風波的告一段落,以及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疲弱而導致的外需下行等是我國出口表現不佳的重要原因。而對于進口不及預期的原因,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表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內需求尚未回暖壓制金屬及工業原料價格等因素都加劇了進口金額的萎縮。
“結構性因素是我國目前外貿不理想的一大原因,一方面,我國傳統的競爭優勢逐漸喪失,綜合成本不斷增加,出口企業的競爭力因此被削弱;另一方面,我國外貿過去所依賴的增長動力正在減弱,尤其是出口貿易與中間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林桂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中美貿易表現搶眼
雖有“寒意”,但亮點仍在。仔細分析前10月外貿數據可以發現,我國對美國、東盟的出口在前10個月保持了增長,而中美貿易的表現尤其令人振奮。
數據顯示,前10個月,美國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總值為2.85萬億元,增長2.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3%。其中,我國對美國出口2.1萬億元,增長5.8%。東盟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我國對東盟出口1.39萬億元,增長4.2%。
“中美貿易之所以能夠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保持增長,中國與美國分別為此提供了重要基礎。一方面,美國的經濟形勢相對于全球其他發達經濟體發展較好;另一方面,我國對美國出口產品的種類處于一個不斷擴大的時期,產品的多元化為貿易增長提供了可能性。”林桂軍表示。
有專家指出,對美國出口逆勢增長也有賴于匯率的差異,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對其他貨幣匯率升值較多。穩定的匯率為出口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國對美國出口所受到的壓力也因此減少。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