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戲《廉吏于成龍》多年后再上新年晚會
2015年新年戲曲晚會近日在國家大劇院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等,與首都近千名群眾一起觀看演出,喜迎新年。
在整臺晚會的15個節目中,借古諷今的“勸世之作”《廉吏于成龍》無疑最發人聯想——2011年就曾登上新年京劇晚會,因何會“二進宮”?為什么是京劇與晉劇合演?其中有何深意?其實這個由上海京劇院創演于2002年的新編歷史劇,從首演之初便被視作占領題材制高點的同時,藝術上也可謂“點石成金”。2007年,山西省呂梁市青年晉劇院與上海京劇院簽署了1元錢的象征性版權轉讓協議,而導演組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有了這次此前從未有過的京劇、晉劇“兩下鍋”《廉吏于成龍》,這其中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細節,就是于成龍其實是山西人。全劇中最為催淚的核心段落——于成龍抱著自己為官各地的泥土深情訴說自己“不負朝廷、不虧黎民,對得起天地良心”的一生箴訓時,觀者無不動容。在擔任了四屆晚會總導演的著名戲曲表、導演藝術家,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周龍看來,“這出戲背后大劇種幫襯地方戲、大團幫小團的無私做法也正暗合了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文藝既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銅臭氣,更要通過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
晚會選大量地方劇種提前三個多月策劃
新年戲曲晚會15個劇種并不都是盡人皆知的大劇種,除京、昆、豫、越外,晉劇、閩劇、吉劇、徽劇、漢劇、湘劇、眉戶戲等特別“地方”的戲也被納入其中。看似現成節目的嫁接、串聯,實則體量遠超一臺大戲。從選題材、選劇種、選劇目、選段落、選演員到選行當的層層遞進,第一次策劃會距離正式登臺甚至提前了三個多月。在周龍眼中,各劇種沒有高低之分,演員也沒有名氣大小之別,從京劇到多劇種,舞臺上是別具個性的呈現,背后則有著一股凝心聚力的精氣神,“從現場演員和樂隊呈現出的狀態不難看出戲曲整體生態的不平衡,很多劇種急需地方相關部門加大扶持力度。但幕后各劇種間的相互幫襯,無疑也是對未來生態平衡的一個促動。”
從去年推出新年戲曲晚會伊始,周龍就曾表示,今后導演組將盡量做到每年劇種的輪換,這其中當然也會考慮到地域和聲腔特色的搭配。從節目單中不難看出,連續兩年登上新年戲曲晚會的劇種除京劇外,還有越劇、豫劇、晉劇和評劇,而這幾個劇種無疑都是南北及中原地區的王者。
歷屆新年戲曲晚會反腐戲是必演節目
據悉,每屆新年戲曲晚會都會有反腐題材的戲劇出現,以前曾上演的有新編歷史劇《徐九經升官記》及傳統戲《罷宴》、《赤桑鎮》、《鍘美案》等,都是契合百姓心聲的作品。
另外,新年戲曲晚會上,紅色經典也是每年必有的題材,2008年的《白毛女》,2009年的《沙家浜》,2010年的《紅燈記》,2011年的《紅色娘子軍》,2012年的《蝶戀花》以及2013年的《江姐》等。
新年戲曲晚會氣場之強大是任何一臺晚會都無法比擬的,以至于對很多地方戲院團來說,能夠登上這臺晚會無異于震動一方的大事。據周龍介紹,去年進行絕活展示的演員就格外緊張,今年雖沒有了技巧性那么強的節目,但即便是再能夠掌控舞臺的大角兒,哪怕是演了上百場的戲,他們都不敢有絲毫懈怠,“甚至有演員來問我演出是直播嗎?家鄉父老都等著看呢。”本屆新年戲曲晚會有節目在最后一刻被拿下。周龍說,“我希望保留每一個節目,但因為節目時長的問題卻不得不進行取舍。”最終,滇劇《京娘》被拿掉了,聞聽此消息后,演員是哭著離開的,而云南省滇劇院院長也表示,滇劇走上新年戲曲晚會的舞臺是當地的一件大事,消息都已經上報紙了,哪怕上一分鐘也好,節目沒能最終登臺對于劇院來說幾乎可以用陣痛來形容,劇種現狀本就不佳,原本希望借此次演出提振士氣,但最終失之交臂,劇種以及從業者的狀態可能會因此而更加低迷。對此,周龍表示,“不管明年是誰執導,我們都會盡力推薦這個劇種。”
節目冊“瘦身”取消燙金封套
去年12月28日,新年戲曲晚會節目審查那天,藝術家無一例外都撒開了唱,整臺晚會漲出了十多分鐘,如何下剪子,包括前期編排時對已經成型劇目的剪裁,剪完之后要讓大家信服,不僅需要有深厚的專業素養,更需要藝術上的擔當。但經過周龍所帶領的編導組之手剪裁過的節目,最長的8分鐘,最短的只有兩三分鐘,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另一份擔當則來自國家京劇院,整臺晚會600多人的調度繁雜瑣碎,而被視作京劇國家隊的國家京劇院承擔了整個后勤保障,正是這些不為人知的幕后專注與敬業,才托起了90分鐘的賞心又悅目。
另外,晚會節目單從紅色燙金封套中“鉆”了出來,變成了只有4頁卡紙的黃色冊子,簡潔又不失莊重,更沒有精裝和簡裝之分,即便是常委手中的也一樣。而且節目單中沒有出現一個主辦單位領導的名字,都是實實在在的臺前幕后工作者。
對話
總導演:反腐戲上晚會名家愿演觀眾叫好
北青報:紅色經典年年有,反腐題材是常客,這都是晚會不成文的慣例嗎?
周龍(總導演):不是為了紅色經典而紅色經典,是因為戲本身太精彩了,《紅燈記》、《沙家浜》、《紅色娘子軍》等已經成為永恒的主題,讓導演組不得不選。而反腐題材的作品是近些年舞臺創作的主流,名家愿意演,觀眾也叫好,為什么不選呢。
北青報:從劇目的遴選是否也能看出當年政治風向的投射,比如選擇豫劇《焦裕祿》,同習主席將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層聯絡點定在蘭考,以及他本人的焦裕祿情結有關系嗎?
周龍:這出戲不是新戲,去年我曾在保利劇院看過該劇的演出,其中這首“百姓歌”非常好聽又契合時代精神,我們主要是從藝術上考慮。
北青報:作為京劇名家、非遺傳承人,您對地方戲了解多少?對地方戲的創作動態又了解多少?如何去遴選劇目呢?
周龍:中國戲曲學院從2008年以納入本科教學的北京曲劇開始嘗試多劇種辦學,到目前為止,納入教學的劇種都是我們一個一個跑下來的。在調研中深入院團,與劇種從業者交流,這些年的積累也讓我受益很多,了解了地方戲的現狀,掌握了一些經典劇目和新創劇目的情況。不過接觸越深入,我越覺得自己對傳統戲曲了解甚微,幾乎各個劇種都身懷絕技,做這臺晚會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本組文/本報記者郭佳
內存
《廉吏于成龍》故事內容
康熙年間,新任福建按察使于成龍到任后,發現前任官員草菅人命,鑄就了一起所謂“通海通匪”冤假錯案,造成了當地上萬平民鋃鐺入獄。要改變現狀,必須重審舊案,同時減輕民眾軍糧徭役的沉重負擔。他不顧自身安危,施盡種種計謀,向駐福建的康親王坦誠進言,與勒春、喀林等官僚周旋斗法,拯婦孺老弱于水火,救受害無辜于囹圄,終于以其剛正的人格魅力和清廉儉樸的操守,感化了康親王及一應同僚,使一方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新編京劇、晉劇《廉吏于成龍》表達出自古以來人們對為官者清正廉潔的崇敬。
新年戲曲晚會節目內容
《梨園曲》拉開晚會帷幕
河北梆子《大登殿》
徽劇《小宴》
昆曲《單刀會》
閩劇《丹青魂》
越劇《追魚》
吉劇《包公賠情》
新編京劇《欽差林則徐》
京劇《安國夫人》
漢劇《紅色娘子軍》
湘劇《李貞還鄉》
眉戶戲《遲開的玫瑰》
豫劇《焦裕祿》
新編京劇、晉劇《廉吏于成龍》
京劇歌曲《唱響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