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政部:前三季度房產稅收入3118億元,同比增長19.9%。
10月25日,財政部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1~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3059億元,同比下降2.2%。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31715億元,同比下降5.3%;非稅收入31344億元,同比增長13.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710億元,同比下降5.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49億元,同比增長0.6%。
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3951億元,同比下降12%;房產稅3118億元,同比增長19.9%;城鎮土地使用稅1710億元,同比增長10.5%;土地增值稅4000億元,同比下降7.8%;耕地占用稅1078億元,同比增長21.5%。
二、廣東佛山:取消住房交易限制性政策,支持城中村改造與存量商品房銷售相結合。
措施提出,取消居民家庭在本市禪城區祖廟街道、南海區桂城街道、順德區大良街道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上市交易限制年限規定,商品住房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即可上市交易。支持城中村改造項目利用專項借款購買存量商品房用于村民安置。允許自持商品住房上市流通。結合商品住房去化周期、區域人口變化,科學規劃增量優質住宅用地布局。對二孩及以上家庭購買首套自住住房,最高貸款額度上浮20%;允許繳存職工申請將本人尚未結清的個人商業性住房按揭貸款,轉為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
三、廣東惠州放開“購房落戶”政策。
10月25日,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調整穩定居住入戶事項的通知》,明確進一步拓寬落戶渠道。在惠州市現行戶口登記、遷移準入條件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惠州市落戶渠道,即凡在本市持有合法產權住宅房屋的非戶籍人員,本人或其配偶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申請遷入戶口,其配偶、子女、父母可以隨遷。
四、山東東營:取消新房網簽合同備案撤銷限制,購房人與房企協商一致可解除備案。
優化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繳納標準。將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分兩個階段繳納,即在領取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前繳納50%,在竣工驗收前繳納其余50%。
推動商品住房“以舊換新”。在繼續實施個人購房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對通過出售二手住房購買新房的給予購買房屋成交價格0.5%的財政補貼。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住房套數由按城市認定調整為按縣區認定。二孩及以上家庭新購住房辦理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時,如非首套房,在住房套數認定時核減1套住房。
優化住房公積金支持政策。住房公積金貸款住房套數由按城市認定調整為按縣區認定,全面放寬“商轉公”業務辦理范圍,取消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辦理時間限制,允許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省內購房。
統一空置住宅前期物業服務優惠政策。鼓勵物業服務企業不再區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空置非普通住宅執行空置普通住宅前期物業服務費優惠政策,即閑置6個月以上的,按物業費標準的60%繳納物業費等等。
五、機構預計北京10月二手房網簽量將超1.6萬套,創近19個月新高。
10月25日,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9·30”新政后,10月1日~24日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簽量達11699套,預計10月二手房網簽量將超過1.6萬套,有望達到近19個月以來最高值。實際成交方面,監測數據顯示,10月1日~24日,北京二手房實際成交量已經超過2萬套,同比上漲幅度超過150%。中原地產分析師預計,北京10月市場成交量有望達到2.5萬套,或創2017年以來10月同期最高值。
六、上海二手房單日成交量再破千套,單月成交量已破2萬套。
據網上房地產數據,10月26日,上海二手房(含商業)成交量再次破千套,共計成交套數1301套,創下年內第二高。
據安居客上海監測,截至10月26日,10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已經四度破千套大關,成交總量已突破2萬套,達20028套。年內二手房單日成交量突破1000套大關的天數也升至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