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對于房地產來說絕對是非同尋常的三年。甚至時至今日,都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房地產正在經歷著歷史性大變局。
驅動房地產市場發展因素的變化所產生的反應在這幾年的房地產市場中開始逐漸體現出來了,這些因素的轉變也正是房地產市場出現下行調整的原因,而且這個下行調整似乎還在進行著。
我們就先來看看房地產這個大變局的表現:
一、房價出現了明顯的下跌,而且還是跌跌不休;
二、(潛在)購房者的態度發生了大轉變,過去很多人認為房價會“只漲不跌”,而如今很多人的態度卻是180度的大轉向,認為房價會長時間持續下跌下去;
三、政策的態度也是大轉向,由過去的抑制房價過快上漲轉為大力支持房地產市場企穩。
只要你這些年還是關注房地產市場,這些大變局下的樓市表現應該說是十分明顯的,大家應該也是感同身受的。那究竟為何房地產市場會經歷這樣的大變局?
歸根結底還是驅動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因素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且還不是一兩個因素發生了變化,是大多數因素發生了變化,這才導致房地產市場發生如大的震蕩。
首先必須得談就是人口紅利的變化。雖然國內的人口紅利依然存在,但是與過去相比,已經是減弱很多,而且可能還會繼續減弱。
我們不妨看看國內人口這幾年的變化。人口總量從2022年開始進入負增長,當年減少了85萬人;2023年擴大降幅,減少了205萬人。這就意味著未來的年輕人會隨之減少。與此同時卻是國內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到了2035年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一邊是年輕人減少,一邊是老年人的增多,這必然會導致未來住房需求的萎縮,尤其是新增住房需求的減少。
在住房需求預期減少的情況下,住房的供應卻沒有減少。而且國內住房市場已經呈現了供大于求的跡象了,比如說國內城鎮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突破了42平方米,這個數字與其他國家橫向比較也不算低了。而這一供大于求的現象在除一線城市外的城市里表現更突出,所以這些年房價下跌也是比較迅猛的。
房地產政策面的變化也是非常大。在當年房價快速上漲的過程中,政策的目的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以免帶來太大的泡沫。而在當前樓市下行的態勢下,房地產的政策是以支持為主。但在支持房地產市場企穩的同時,各項長效機制的政策建設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比如說住房雙軌制、實施現房銷售制度等等。
這些因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注定是一個大變局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