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李遠方)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把能源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為目標,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著力增強能源供應鏈的彈性和韌性,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著力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著力推進能源產業現代化升級,充分發揮能源穩投資促增長的重要作用,實現能源更加安全、更加綠色、更加高效地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
大唐青島西海岸新區六汪風電場總裝機容量9.9萬千瓦,安裝單機容量為15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66臺,自2012年9月并網發電以來,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13.2萬噸,減排32.85萬噸,環保、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助推了“能耗雙控”向“碳雙控”轉型。確定全年工作目標
意見明確,堅持把能源保供穩價放在首位。強化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加強國內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積極推進能源資源進口多元化,以常態能源供應有彈性應對需求超預期增長,全力保障能源供應持續穩定、價格合理可控。
意見圍繞供應保障能力,提出了一系列量化目標。2023年,全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47.5億噸標準煤左右,能源自給率穩中有升。原油穩產增產,天然氣較快上產,煤炭產能維持合理水平。電力充足供應,發電裝機達到27.9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9.36萬億千瓦時左右,“西電東送”輸電能力達到3.1億千瓦左右。
與此同時,結構轉型深入推進。煤炭消費比重穩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8.3%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51.9%左右,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5.3%。質量效率穩步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降低2%左右。跨省區輸電通道平均利用小時數處于合理區間,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持續保持合理水平。
意見強調,深入推進能源領域碳達峰工作,扎實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堅持創新驅動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補強能源產業鏈薄弱環節,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提高能源產業鏈安全保障能力,增強能源產業競爭新優勢。深入推進能源體制改革,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充分發揮市場在能源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增強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在不久前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表示,要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轉型機制保障,加大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攻關力度,不斷完善促進能源轉型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意見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優化區域能源生產布局和基礎設施布局,提升區域自平衡能力和跨區域互濟能力。
為服務支撐區域重大戰略,意見明確,要發揮能源富集地區戰略安全支撐作用和比較優勢,優化能源重大生產力布局,推進重點區域能源規劃實施,支撐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突出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和強化供應保障能力,實施粵港澳大灣區能源高質量發展規劃;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明確黃河流域能源轉型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能源協同發展。
日前,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的《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方案》正式公布,提出推動農村能源革命,加大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力度,有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促進農村產業提檔升級、拉動產業鏈延伸,支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到2025年,試點縣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占比超過30%,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占比超過60%。
為此,意見著重強調,強化能源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繼續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下達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202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聚焦邊遠地區、原連片特困地區、重點幫扶縣等農網薄弱地區,進一步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實施風電“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和光伏“千家萬戶沐光行動”,穩步推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促進農村用能清潔化。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意見提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持續提升跨省區電力交易市場化程度,推進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建設運營,研究推動京津冀、長三角電力市場建設。穩步提高電力中長期交易規模,扎實推進現貨試點結算試運行,積極穩妥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加強電力中長期、現貨和輔助服務市場有機銜接。積極推進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建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專項工作機制。
國家能源局表示,在加快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方面,重點是實現“三個轉變”。一是能源結構轉變,力爭未來五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年均增長1個百分點;到2035年,新增電量80%來自非化石能源發電;本世紀中葉,非化石能源成為主體能源。二是能源系統和形態轉變,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進重點領域電能替代,引導大數據中心、工業可中斷負荷等參與電力系統調節,因地制宜發展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三是能源空間布局轉變,新建輸電通道可再生能源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加快發展分布式能源、沿海核電、海上風電,實現能源“從遠方來”與“從身邊來”協同發展。
同時,強化能源行業監管,進一步強化對國家重大能源規劃、政策、項目落實情況監督。抓好電煤和電力交易合同履約、煤電上網價格上浮政策落實情況監管。加強對電網、油氣管網等自然壟斷環節的監管,深入推進電網和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規范電網企業代理購電。
開展“十四五”能源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深入分析主要目標指標發展預期,全面評估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項目推進情況,完善規劃實施政策措施。以能源重大工程項目為重點,加強能源規劃實施監測調度和組織推進,充分發揮能源項目對擴內需、穩投資、促增長、保安全的牽引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