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汽車大國,國內汽車的產量和銷量已經連續十年為全球第一。從數據方面可以更加直接地看出來: 2018年中國新車總產銷量分是2800萬輛和2780萬輛,相比于2017年,同比分別下降了5%和3%,但是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分別為127萬輛和 125萬輛,相比2017年同比增長60%和65%。
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排名前幾名的國家包括中、美、德、法和挪威。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125萬輛,占國內市場的32.3%,同比增長 70%,而且中國與第二名的差距在不斷的拉大。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如下:一方面是純電動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的主力銷售車,2018年國內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占新能源汽車市場總銷量的 85%;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快,這主要是因為政府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以及各個城市的牌照優惠政策和不限行政策等措施的鼓勵。
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現狀
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興起不久,我國現在所具有的核心技術可以進入全球先進行列。從2016年開始,我國新能源在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關鍵指標進步明顯、車型和所遍及的領域更加豐富、擁有比較高超的電池材料技術。
新能源電池技術的不斷改進,促進新能源汽車〔主要是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迅速進入市場應用階段,這使得政府、公司、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抱有更加樂觀的態度。如今新能源技術和電池產業得到更加廣泛的關注,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企業和政府都將新能源汽車與新能源革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給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新能源整車技術發展現狀
高功率電機系統、多能源動力整車控制系統、串聯式混合動力系統都是和混合動力汽車相關的技術,電混合能源動力控制、動力系統平臺整車適配、氫氣純化等技術,由燃料電池汽車采用電混合的動力系統提供。我國已掌握新能源電池技術中較為關鍵的核心技術,其中涵蓋了電池系統、材料、生產工藝等,此外,電池材料技術體系與技術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差距也進一步縮小。電池材料主要指三元材料前驅體、電解液、鈦酸鋰負極材料、PP/PE隔膜等。而動力電池層次中,電池系統的集成能力、集成技術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新動力電池熱失控防控技術的電池系統的能力密度直逼170w/kg,三元方殼電池系統的這一指標達到168w/kg,若電池組使用200w/kg 單體能量密度,使用回數高達三千次,其銷量達到了接近八成。
電驅動系統技術發展現狀
我國自主研發的車用永磁電機技術在國際上獨樹一幟。當前階段,新能源汽車行業與永磁同步、開關磁阻電機的產業化配套已經實現,如今200千瓦以下的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動力所需技術已能由自主研發的產品提供,在電機控制器技術上與國際水平之間仍有差距,但目前我國已正在這方面趕超,從事相關產業的企業及各科研院所在該技術上持續攻關,關鍵科技如電堆設計、測試解析、重要元件的制造技術等重要課題都實現了長足進步。未來努力的方向,則是以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為代表的重要材料方面繼續攻克難題,持續追趕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