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過多年以來的發展,成功發現了許多非常優質的油氣田,并且找到了兩個中國“第一個”——第一個億噸級海相砂巖油田、第一個億噸級礁灘鄉油氣田,以及兩個中國“最大”——最大整裝氣田、最大凝析油氣聚集帶。
大型油田
這些豐富的油氣天儲備促進了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并且帶動了當地人們的經濟發展,推動了當地貧困戶成功脫貧致富。并且在2021年6月,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經過長達6年的勘探,在鉆井8000多米以后,發現了一個足足有10億噸的石油儲量區域,是全球目前為止發現的埋藏最深、規模最大的碳酸鹽巖揮發性油藏,也是塔里木盆地這10年來最大的油田勘探發現。
西氣東輸過程
30多年以來,我國石油工人在塔里木沙漠腹地兢兢業業,不斷對深層進行勘探尋找石油的存在,迄今為止,一共發現了100多個大大小小的油氣藏,探明油氣儲量16億噸。
而在最新的資源評價中,塔里木盆地沙漠中的油氣資源儲存量超過了178億噸,資源比我們想象得要豐富得多,現在也只是探明了其中大約23%,潛力之大,甚至是從距離地面的4000米到8000米都有油氣的發現。而隨著技術條件的進步和改善,我們也將會從塔里木盆地里獲得更多的油氣資源。
塔里木盆地
為什么中國還要花錢進口石油?
根據2020年石油能源網發布的文章顯示,在當時我國石油總儲存量大約是在1.654萬億噸,然而最終可以開采的石油資源最多只有160億噸左右,天然氣則更少了,最多只有15萬億立方米。
雖然按照國際標準來說,我國在世界上算是油氣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了,但是我國每年消耗的原油量巨大,大約為2.6億噸,加上進口的原油,國內的石油最多還能用80年。據統計,我國如今原油的70%是依賴于國外的進口,每年要花大價錢進口石油,主要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就目前階段,國內的石油開采條件較中東地區來說比較艱難。
塔里木油田
成本
相比中東地區淺層油田而言,塔里木盆地的油田現在大約有超過100口在7000米以下、6口8000米以下的深井,這也意味著開采難度非常高,成本非常大,對技術的要求也同樣非常高。也因此,我國投入了巨大金錢、經歷、技術的塔里木開采出來的石油,成本價可能比中東地區的石油還要高一倍。
質量
中東地區的石油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油巖,有機碳含量非常豐富,里面的雜質很少,粘稠度也比較低,受到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歡迎。然而在塔里木盆地,雖然也是類似的海洋生物沉積形成的油氣,但是加工工序還是要比中東地區的石油要復雜一些。
中東油田
同時我們勘探油田時,還需要先分析探明的油田成分,隨后才能決定是否繼續開采下去,如果有天然氣伴生的凝析油,這種油含有有毒成分,極容易揮發和燃燒,如果人類接觸到了,都會中毒受到傷害,因此一般都會放棄開采。
難度大
一般而言,我們認為如果是出現在10公里以下的石油,就沒有繼續開發的必要了。然而塔里木盆地的石油經常都在6公里到9公里之間,這種深度的油田開采一直都是世界的難題。
為了克服這些條件,我國進行了長達30多年的專研,這種深度的石油往往壓力非常高,在開采的時候,不僅有著對鉆探速度的要求,還要注意一旦完成了作業,就要迅速將深井封閉,等待下一次的開采,同時注意地震的防護和風險評估,一旦遭遇地震,很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爆炸。
石油開采工作原理圖
石油對我國的意義
為什么國內石油開采難度這么大,我國還是在一直堅持開采呢?事實上,就目前的發展來看,石油關乎著一個國家的安全和發展,人們現在根本無法離開石油,它被叫做是“液體黃金”,是工業發展的血液,將長期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而存在著。如果我國受到石油的限制,在自身石油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國家的經濟乃至社會都會受到重創。
基辛格曾經說了這樣的話:“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無疑表明了石油的重要性。這顯然不是用于經濟,準備買賣,而是出于國防考慮,為了以后做打算。
石油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
也因此,盡管塔里木盆地的石油開采難度大,但國家仍在努力改善技術,以免純粹依賴進口石油,導致發展受到遏制。
而隨著上個世紀70年代發生的兩次石油危機,各個國家,尤其是依靠著石油發展的國家都建立了不同程度上的石油儲備,防止國際石油市場再次出現動蕩,能夠保證國家的正常運行。我國也建立了幾個石油儲存基地,但是目前儲備的原油只夠支撐45天,不說美國,就連日本的戰略儲備石油的支撐天數都比我國多一倍。
國家儲備油庫
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國內對石油的需求量也急劇增加,從原本的石油出口國變成了石油進口國。并且由于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石油生產增長的速度很慢,無法大幅增長,甚至在東部地區的油田連保持穩定的產量都比較艱難。
美國專家預測,如果中國想要保持10%的經濟增長,到了2030年,則需要進口4/5的世界石油產量,已然將成為石油進口的大頭,并且依賴度極其嚴重。而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的石油,總有一天會被耗盡,我國還需要尋找能夠替代石油資源的新能源,才不至于在未來能源上受到壓制。
新能源
世界上,全球都在試圖進行能源轉型,目前來講石油的絕大部分用途都是在交通上面,而新能源現階段一般指的都是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等,主要集中在電力的行業。也因此,如果要對代替石油,就要先從交通領域方面進行能源的換代,比如將燃油車換成電動車。
光伏發電板
而如今已經有很多新能源電動汽車出現,根據國務院發出的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劃來看,我國將對其大力扶持,將發展新能源電動汽車作為我國成為汽車強國的重要途徑。同時,國家還落實了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公共設施建設,鼓勵技術創新等。
除了電力以外,還有一種可以代替石油的新能源,也就是可燃冰,屬于環保型清潔能源,燃燒后的污染小,是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的狀態下形成的冰狀物質。
可燃冰
我國曾在南海發現了儲存量達到了5000億噸的可燃冰,引起了世界的轟動。然而當時可燃冰的開采難度是一項巨大的難題,我國經過了多年的研究,創下了許多記錄,終于成功克服困難,實現了可燃冰的開采,只是尚且還無法大規模開采利用。
雖然現在可燃冰還沒有在人們的生活中廣泛運用,但是隨著石油儲量越來越少,更多的國家開始重視保護環境,可燃冰將會正式成為人類發展的重要能源。
結語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中國人也學會了許多道理,比如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范未然等,對塔里木油田數十年來大力投入的資金并非是浪費金錢,恰恰是著眼于未來,是有備無患的體現。
但是石油總歸不是長久的,我國也正在努力創新技術,開發新型能源。想必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能完成能源更新換代,擺脫世界石油進口大國的稱號。而到那時,我國也可能會距離超級大國更近一步,極大可能會成為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