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石油已經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但此前經常能夠聽到石油即將枯竭的消息,比如人類將在多少年后耗盡石油,那么石油即將枯竭是真的嗎?可別被西方國家給忽悠了,如今3個10億噸級油田出現,證明中國不缺油,那么這次中國發現的3個10億噸級油田,能用多少年,中國石油還需要向外進口嗎?
盡管中國連續發現的3個超10億噸油田,證明了中國完全可以摘掉貧油國的這頂帽子,但這并不代表中國就可以像是美國那么鋪張的浪費石油資源,盡管中國國土環境內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可以在中國在燃料供應被卡脖子以后用上很長的時間,但這并不代表著,在外部燃料供應被斷絕后中國的油價并不會上升,甚至會因國內油氣供應充分而有所下降。
因為石油供應最大的難點并不在于如何發現并且確定一片油田的儲量,而在于采油隊們能不能輕松地將這一片油田開采干凈——石油作為地球碳循環體系的一部分,只要地球地殼運動依舊存在,有機物依舊能被卷入地殼內部進行轉化,那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資源就能持續再生,但地殼里面依舊有石油,卻并不意味著人類就能順利將其開采出來,隨著類似于沙特這樣的淺層高品質油田被逐漸開采殆盡,接下來每一口油井的建造成本也將會隨著油層的逐漸深埋而逐漸增高——直到某天人們會因為無法承擔油井建造的高昂費用而徹底放棄繼續使用石油資源為止。
就像是中國這一次所發現的3個10億噸級大油田,其中兩個內部的原油屬性就不是人們最能接受的液態原油池,而是現在美國正在積極開發的頁巖油,而頁巖油開采相比于一般的石油開采還額外多出了一個轉化步驟,這使得美國的頁巖油生產成本甚至可以高達30~40美元每桶的水平,是當時中東出品的高品質低硫甜油的兩倍還多。
很顯然,這3個10億噸級別的油田被發現,并不意味著接下來中國就能通過大力開采的方式徹底解決國內的原油供給需求問題,在開采這些頁巖油之前,中國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技術攻關操作,解決頁巖油開采和轉化相對困難等一系列與產能擴大相關聯的問題,倘若再加上2060年節能減排等一系列和環保相關的因素問題,哪怕中國真的多出了3~5個10億噸級別的油田,在遭遇到了本國原油供應被卡脖子的問題以后,國內的油價依舊會因供求緊張而穩步上揚。
所以,盡管隨著多個油田的發現,使得中國的石油儲備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中國依舊需要選擇對外進口石油,以確保國內關鍵的戰略資源儲備不會被提前消耗一空,同時,中國還需要加快對頁巖油開采和轉化的研究,確保中國在國外燃油供應因為某些事情被中斷后,能夠盡快切換生產模式,確保在本國石油額外儲備消耗完畢之前,完成本國燃油產業供應鏈的應急備份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