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拖欠問題正“深入骨髓”的影響著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的運營狀況,尤其是手握大量資產的民營投資商。隨著可再生能源補貼清單以及合理利用小時數文件的下發,補貼缺口與年度兌付比例逐漸明朗,這也為解決補貼拖欠問題奠定了基礎。
天職國際研究院告通過定量測算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缺口及補貼兌付比例;定性分析未來電價補貼政策走勢、電價補貼發放情況等因素對可再生能源企業的影響,提出“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企業應對措施建議,為企業運營管理及投融資規劃提供參考。
根據天職國際測算,2019年底電價補貼缺口約為3288億元,2025年底約 7890億元;2027年,當年補貼資金發放可以彌補當年新增補貼需求,整體補貼缺口開始收窄;預計2036年電價補貼缺口清零,不再有補貼拖欠情況。2020 年可再生能源整體補貼兌付比例約25.4%,2024年比例達到最低點,以后開始逐年增加。從可再生能源類型看,受裝機容量增速以及補貼政策的影響,風電電價補貼兌付比例高于光伏發電。
天職國際認為,按比例兌付電價補貼使企業現金流具有了較好的預測性,通過應收賬款資產支持證券(ABS)、應收賬款支持商業票據(ABCP)等方式可提高資產利用效率,降低“兩金”占用,增加企業現金流入;同時,積極參與綠證交易和電力市場化交易等可以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