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據山西日報記者了解,到2018年底,山西呂梁市累計已建成光伏扶貧電站708座、總規模550MW,其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365.63MW,共涉及9個縣區、1124個貧困村。臨縣、興縣、嵐縣等6個貧困縣已經實現貧困村光伏扶貧全覆蓋。
呂梁市屬于太陽能III類資源區,適合發展光伏扶貧產業。按照光伏扶貧規劃,“十三五”期間,該市規劃在貧困縣分別以集中式光伏電站、村級分布式電站及戶用電站等形式建設總規模為400MW的光伏扶貧電站,為6萬戶建檔立卡深度貧困戶“種太陽”,每年每戶可增加收入3000元。
為確保如期完成規劃任務,該市市縣兩級均成立了光伏扶貧協調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全力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同時,呂梁市根據“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原則,選擇有資質有實力的大型企業晉能集團實施光伏扶貧項目,通過“五統一、兩集中”模式,由晉能集團在光伏電站建成投運后成立統一的運維團隊,采取“以大帶小”的管理辦法,即在大電站長期駐守運維人員,小電站則采取信息化手段監控電站運營,確保了光伏扶貧電站的長期可靠運行。
呂梁市還將光伏扶貧項目重點向深度貧困縣、深度貧困村傾斜,根據各貧困村人口分布、自然條件和電網配套條件,發展形成了光伏+聯村式、光伏+村集體、光伏+溫棚種植、光伏+現代養殖等多種扶貧模式,幫助貧困戶獲得資產收益、勞務收益、創業收益等,實現了扶貧開發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
截至目前,呂梁市“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中所有電站已全部并網發電,并網率達100%,累計共結算收益10929.28萬元,772個貧困村、2萬戶貧困戶獲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