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内射+后入,欧美情侣性视频,羞羞色男人的天堂,暖暖视频免费观看

礦業權共同治理機制的成功實踐

2018年3月27日

——全國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工作紀實

深入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方式的改革,實施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主要是構建‘企業自律、社會監督、部門監管‘的共同治理新機制。

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作為礦產資源管理方式的一項重大變革,2017年全年實施一年來,總體進展順利,截至2017年底,全國實際公示礦業權88546個,公示率為92.1%,推動形成了‘企業自律、社會監督、部門監管’的共同治理機制。

全國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系統截圖

改革落地進展順利

為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改革總體方案》,推進管理方式的轉變,國土資源部出臺了《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辦法(試行)》,將年度檢查制度改為信息公示制度,并于2017年在全國全面實施。

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對提高政府監管效能、強化企業信用約束、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擴大社會監督具有重要意義。實施信息公示制度,其核心是突出“信用”在礦產資源監管中的基礎性作用,從主要依靠礦業權行政審批進行監管,轉向更多依靠透明誠信的市場秩序來監管,使礦業權人從被動接受監管轉向主動作為,加大社會監督力度,從“一家管”轉變為“大家管”,這是國土資源部門創新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改革舉措。

2017年,信息公示制度全面實施后,各級國土資源部們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扎實推進,成效顯著。據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系統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應公示礦業權96124個,實際公示88546個,公示率為92.1%。其中,全國應公示探礦權27681個,實際公示26007個,公示率為94%。探礦權公示率在95%以上的有寧夏、廣西、山西、湖南、天津、江蘇、浙江、河北、福建、青海、遼寧、甘肅、重慶、吉林、廣東、湖北、江西、山東、內蒙古等19個省(區、市)。全國應公示采礦權68443個,實際公示62539個,公示率為91.4%。采礦權公示率在95%以上的有江蘇、寧夏、天津、吉林、浙江、重慶、青海、遼寧、湖北、河北、山東、北京、廣西、福建等14個省(區、市)。

全國未公示礦業權數共7578個,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礦業權被政策性關閉或在自然保護區內已被當地人民政府關閉,但礦業權尚未注銷;二是部分礦業權人未能履行法定義務,不主動填報公示信息。

同時,各省(區、市)加強礦業權核查工作。截至2017年底,地方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采取“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和專項抽查兩種方式,對8401個礦業權進行抽查,抽查比例為9.5%。其中,“雙隨機一公開”方式抽查4742個礦業權數,抽查率為5.4%,抽查比例超過5%的規定要求;以加強重點勘查項目和礦山管理為目標的專項抽查共抽查3659個礦業權,抽查率為4.1%。

抽查探礦權2189個,抽查率8.4%,抽查率超過10%的有吉林、寧夏、山東、重慶、江蘇等5個省(區、市);抽查采礦權6212個,抽查率9.9%,抽查率超過10%的有海南、上海、重慶、河南、福建、湖北、陜西、寧夏、廣西、江蘇、廣東、湖南、山東等12個省(區、市)。

此外,各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還加強了異常名錄管理,經認真調查核實,將無故不按照規定填報公示的、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弄虛作假的、履行法定義務不到位的礦業權列入異常名錄。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6695個礦業權被列入異常名錄,約占礦業權總數的7%,涉及礦業權人3531個。其中,未按規定公示信息的6005個,隱瞞真實情況或弄虛作假的153個,履行法定義務不到位的537個。

勇于創新 形成經驗

據悉,信息公示制度全面實施一年來,各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本著高起點謀劃、高效率推進的原則,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確保改革落地。一是組織推進有力。通過加強部署、列入部門年度工作考核內容、強化指導督導等方式狠抓落實,并創新實地核查方式,提高核查效率,一些地方利用無人機等技術手段開展實地核查,提高核查精度和效果。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各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結合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優化工作流程、細化工作要求,部分省(區、市)連續出臺了多份規范性文件。三是宣傳培訓到位。各地采取舉辦培訓班、召開動員部署會等方式,對礦業權人進行面對面輔導,充分利用政府網、新華網、搜狐、新浪、網易等主流媒體,以及中國國土資源報、中國礦業報等專業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引導,有的地方組織開展了送政策“進礦山、進礦區”宣傳活動。四是強化信用管理。國土資源部明確對勘查開采信息公示中列入嚴重違法名單的探礦權人和采礦權人,依法不予審批登記新的探礦權和采礦權。山東、江蘇等省專門制定了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名單管理辦法,四川、陜西研究制定了列入異常名錄的詳細標準。浙江省規定每季度更新探礦權人信用等級評價結果并在“信用浙江”公示,在行政管理中對信用喪失的探礦權人予以限制或禁止。重慶市規定采礦權申請人不得在“礦業權人異常名錄”、“礦業權人嚴重違法名單”內。

“為了保障信息公示制度的順利實施,國土資源部開發的全國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功能。”國土資源部網信辦專職副主任李曉波介紹稱,一是礦業權人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錄公示系統,進行礦業權人勘查開采年度信息的填報和公示。為方便礦業權人在無網絡環境下的填報,還提供了報盤軟件進行離線填報。二是系統與全國組織機構代碼共享平臺和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建立了動態驗證機制,確保了公示主體的真實有效,并可以通過組織機構代碼與其他部門的有關信息平臺進行互聯互通,實現信息共享。三是社會公眾可以通過國土資源部門戶網站,對公示信息和異常名錄進行查詢,讓社會快捷了解礦業權人履行法定義務和信用情況,對發現公示信息虛假的可以舉報,擴大社會監督。四是系統還為各級管理機關提供公示信息抽查、實地核查、異常名錄等管理功能,以發揮政府對礦業權人履行法定義務和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監管效能。

真實準確是信息公示的生命。許多地方創新實地核查方式,注重工作實效,保證了信息公示制度的落地生根。湖北、廣西、青海等省(區)探索利用無人機技術對露天采礦權開展實地核查工作,提高核查效率。內蒙古赤峰市形成了“資料梳理初核-調查詢問資料補充-現場巡查核實-對比分析出結論”實地核查4步法,并通過影像記錄、文字記錄等方式進行全程留痕,提高工作質量。河南、貴州、甘肅等委托事業單位或專業機構開展實地核查,質量高、效果好。

深入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方式的改革,實施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主要是構建‘企業自律、社會監督、部門監管‘的共同治理新機制。一是壓實礦業權人的主體責任。建立了年度信息公示制度,規定了信息報送期限、公示程序、公示載體,明確礦業權人對其公示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負責。二是擴大社會監督。建立了舉報制度,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發現礦業權人公示信息虛假的,可以向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進行核查處理,并將處理情況書面告知舉報人。三是加強監管。建立了抽查制度,規定“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比例不低于5%并將抽查結果向社會公開。同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及時公示其對礦業權人的行政處罰信息。四是強化信用管理。建立礦業權人勘查開采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名單制度,對其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并在礦業權審批登記、專項資金審批、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同時,為鼓勵礦業權人重塑信用,建立了信用修復制度。五是維護礦業權人合法權益。建立異議處理制度,礦業權人對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信息公示處理提出異議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進行核實并將結果書面告知礦業權人;建立救濟制度,礦業權人認為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信息公示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合力推進 拓展應用

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作為一項探索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重大改革,全面實施1年來雖然實現了開局良好,但隨著工作的深入推進,會不可避免地存在和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管理觀念有待進一步增強,部分管理部門主動服務和督導力度不夠;二是宣傳培訓力度不夠,有些地方宣傳方式單一,培訓覆蓋面不夠廣泛,管理部門和礦業權人對政策理解和填報要求把握不到位;三是一些礦業權人認識不到位,不主動填報公示信息或填寫不夠認真,存在漏填或填錯問題,有的甚至故意弄虛作假,信息填報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四是對列入異常名錄情形理解不完全一致,需進一步細化和規范標準要求;五是信息公示系統需進一步完善和細化。

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是礦產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制度,公示內容包含勘查開采、資源利用、礦山環境保護、土地復墾等基本信息,對擴大社會監督、加強信用管理、提高監管效能、提升開發利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落實,確保信息公示制度落地生根,取得實效。要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作高效運行。各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把信息公示工作納入國土資源工作重點,統籌謀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將工作所需經費納入部門預算,提供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保障,明確有關處室和業務支撐單位職責,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相互銜接的工作合力,建立信息報送、督導指導機制和信息共享應用的工作協調機制,提高管理效能。

據了解,對2018年的信息公示工作,國土資源部要求,一是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增強礦業權人履行法定義務意識,讓礦業權人更加熟悉并掌握信息公示制度內容,提高填報主動性、積極性和責任心;讓社會更加了解信息公示工作,提高社會公眾參與熱情,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同時,進一步提升管理人員主動服務能力和水平。二是扎實做好抽查工作。各地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深入實地全面核查礦業權人公示信息情況,提高工作質量和核查效率,做好跟蹤服務,督促礦業權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三是細化完善制度標準。嚴格礦業權人異常名錄移入和移出管理,統一尺度和要求,細化標準和程序,進一步完善制度辦法,對應列入異常名錄的要及時按程序列入,對整改到位的要及時按程序移出,并及時將結果公開,強化信用管理。四是推進信息共享。加強部門協調配合,推動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建設,探索將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用作為評優評先等基本條件,并積極推進將礦業權人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名單納入地方政府信用平臺,實現綜合監管。

通過建設全國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數據采集、管理和共享,既是實施高效監管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力推行‘互聯網+’,實現礦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機制,設立礦業權人勘查開采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名單制度,對其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并在礦業權審批登記、專項資金審批、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強化信用在市場監管中的基礎作用,最終變‘一家管大家用’為‘大家管大家用’,構建起‘企業自律、社會監督、部門監管’的共同治理機制。

來源(中國礦業報) 作者(中國礦業報)

泰和集團(m.kmnytz.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东源县| 紫金县| 都昌县| 东丽区| 陆丰市| 沙雅县| 渝中区| 阿坝| 隆尧县| 南江县| 嘉祥县| 西丰县| 加查县| 南宫市| 江陵县| 保亭| 进贤县| 丁青县| 如皋市| 泸州市| 赤峰市| 老河口市| 澳门| 来凤县| 屏山县| 余姚市| 廉江市| 定西市| 沁源县| 济源市| 府谷县| 长子县| 云和县| 孟州市| 丰都县| 略阳县| 博乐市| 张北县| 大庆市|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