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稅法實施,年征收規;蜻_500億,企業能源升級成趨勢
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實施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環保領域“費改稅”以立法形式確認后,規模將遠超現行排污費,年征收或達到500億元。這其中,大氣污染物排放企業受影響最大。
有業內人士判斷,環保稅開征后,使用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將成為企業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環保稅開征,年征收規模遠超之前的排污費
國際能源署預計2020年中國能源需求將達到50億噸標準煤,到2035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國。
巨大的能源消耗,給環境帶來巨大壓力。據中新網報道,我國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河道水體黑臭、“垃圾圍城”、土壤污染、危廢處置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等問題突出,污染治理任重道遠。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環保稅法在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權威數據預測,“費改稅”后年征收或達到500億元,遠超之前的排污費。
環保稅法實施后對大多數行業都將產生影響,其中,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排放企業受到的影響最大。根據稅法要求,應稅大氣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國務院參事徐錠明在媒體上公開表示,綠色低碳成為能源發展方向。
清潔能源受到企業追捧
有業內人士判斷,環保稅法開始實施后,企業在能源使用上的成本攀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使用清潔能源作為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企業主動進行能源升級,對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甚至提升企業形象都將起到巨大作用。
因此,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表示,企業是綠色發展和低碳經濟的實施主體。尤其是在我國經濟占有重要比重的國企和央企,在能源轉型升級行動中更是發揮了示范作用,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不僅是國企,民營企業大軍也在積極加入能源轉型升級浪潮中。食品行業巨頭娃哈哈集團從去年開始將遍布23個省份的廠區改建為光伏發電,打造中國最大的電力改造系統。項目全部并網后,娃哈哈集團全國近八成省市的子公司,使用的都是清潔能源電力,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智能工廠”。
加大環保投入重要,提高資源利用率更重要
不過,能源轉型升級不僅包含設備的更新、發電方式轉變,還包括對現有能源資源進行有效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
現在很多企業也都在改造能源系統,比如投資光伏電站,但由于只重視建設,而忽視后期運維,導致很多電站是收益達不到預期,能源轉型也達不到效果。
環保風暴之下,企業除了加大環保投入,還應該提高管理水平,尤其是提高環保設施后期運維的水平。
從能源轉型效果角度來看,新能源電站不是建好就萬事大吉了,而是要把電站作為資產進行全方位科學管理,用一整套嚴格的標準遍布從評估到執行每一個環節,提高資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