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中國與中西亞、歐洲沿“絲綢之路”進行的貿易往來,使歐亞不少城市發展成“商賈輻輳,百貨云集”的商業中心。如今,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正成為沿線國家新的創富機遇。
按照中國的構想,“一帶一路”應通過修建公路、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讓各國貿易往來更加方便;通過與沿線國家發展戰略對接,讓開放、合作成為各國共識,減少貿易保護,促貨物和服務自由流動。在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升溫情況下,這一倡議廣受歡迎。 “我們希望能夠把阿富汗融入‘一帶一路’主要經濟走廊之中,這對阿富汗來說將是最重要的支持”,阿富汗財政部長Eklil Ahmad HAKIMI日前稱,作為古“絲綢之路”時代中國通往歐洲的主要橋梁之一,阿富汗今后在“一帶一路”建設上與中國加強合作,將再度為該國帶來經濟繁榮和就業機會。 據官方數據,2016年阿富汗整體出口額同比增長高達30%,自中國進口額同比增長19%。這與“一帶一路”建設加速密切相關:自中阿貨運專列開通后,中國商品途徑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抵達阿富汗只需9-11天,而此前阿富汗從中國進口商品需要90天。 在全球貿易整體低迷情況下,2016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穩步增長,進出口總額達6.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0.6%。 用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省省長韋德·麥克勞克倫的話說,中加兩國企業建立的合作關系,使該省也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當地特產生蠔源源不斷出口到中國!啊粠б宦贰俏覀兂晒Φ年P鍵因素之一!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蘇慶義表示,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建設助推的經濟全球化既有利于中國自身,為中國穩定外貿增長奠定堅實基礎,也使參與該建設的經濟體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不僅有“魚”,還有“漁”。除了持續增長的貿易額,新貿易技能等也沿這條商貿通道流入沿線國家。 中國最大電商平臺阿里巴巴集團已和印度多所大學合作,培養電商人才。另一個線上外貿交易額居亞太前列的電商網站敦煌網,也在文萊開辦了電商“新兵訓練營”,希望通過面對面輔導將從事跨境電商的經驗和技能傳授給當地中小企業。這一項目今后還將推廣至東盟其他國家。 敦煌網首席執行官王樹彤告訴中新社記者,跨境電商平臺能夠打破國與國之間傳統貿易壁壘,促貿易更加開放、公平和透明。眼下,“一帶一路”沿線不少國家都想通過電商做生意,但苦于人才缺口巨大。 王樹彤表示,中國企業在發展跨境電商方面已經摸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我們愿意把這些經驗分享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讓他們站在中國的肩膀上實現更好發展! 實際上,經濟全球化近年來之所以引發不滿和失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帶來的好處沒有得到公平分配。跨境電商等新貿易方式沿“一帶一路”鋪開,能讓中小企業和普通民眾多分得一些“蛋糕”,有利于促進包容性增長,化解全球化“信任危機”。 在此情況下,“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成為亞太乃至全球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抓手,也通過促進所有參與國家互利共贏,消弭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為新一輪全球化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