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飲業在近幾年行業結構變革、企業不斷洗牌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成為傳統生活性服務業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的先頭兵。2015年餐飲營業收入32310億元,首次突破三億元大關。餐飲行業已經成為國務院消費升級的重點行業之一。2016年全年,餐飲收入35799億元,比上年增長10.8%,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的總體增速。總體而言,餐飲業在新常態下保持了穩定的發展勢頭。中國餐飲業經過近幾年調整,供給側改革成效初顯,在市場的重新洗牌下,大眾餐飲成為市場新的主體,正餐企業依然是主導,但快餐、團餐、小吃、特色餐飲、社區餐飲、商場餐飲、美食廣場、農家樂等新業態發展迅猛,成為行業創新的新驅動力。餐飲業更加專業化、特色化,總體來看,當前的中國餐飲業正處于中國餐飲業進入以大眾化為主體、多業態、精細化、品質化、特色化、品質化的新餐飲時期。
在這種形勢下,餐飲業對一方經濟的帶動性也得到各地政府的關注,中國飯店協會與多個地方政府合作,進行產業規劃、美食節慶品牌培育等工作,以產業經濟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中國飯店協會和黔西南州政府的淵源始于2016年,在商務部有關同志的牽線下,協會帶領飯店餐飲行業企業家考察了黔西南州尤其是興義市的飲食文化和特色食材,并于2016年底與黔西南州政府簽署了對口扶貧的戰略合作協議,協會將通過解決勞動力就業、扶持當地特色飯店餐飲產業、推動當地特色食材在行業內的對口銷售等方式助推黔西南州飯店餐飲產業的發展,并最終實現產業經濟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并以經濟發展帶動山區群眾異地搬遷脫貧工作。同時在協會組織專家對興義市羊肉粉歷史文化、烹飪技藝、品牌企業、發展規劃、產業鏈支撐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評估后,向興義市授予了“中國羊肉粉之鄉”的稱號。
本次的羊肉粉赴京推廣活動,正是飯店協會和黔西南州對口扶貧工作的系列內容之一。
1月19日下午,“中國羊肉粉之鄉”興義羊肉粉產業發展暨標準制定專家研討會在北京遼寧飯店舉行。
中國飯店協會團餐委員會專家、蘇氏企業原總經理陳建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標準專家王長林、北京御秀營養配餐研究院院長裴玉秀、廣西北京天等商會會長黃金宏、粉之都北京分公司總裁董廣杰、西部馬華集團總廚張烈清、人人湘董事長穆劍、北京真功夫快餐連鎖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廖為橋、便宜坊集團副總經理及國家首批烹飪大師孫立新等十余位美食界資深專家出席論證會,對興義羊肉粉產業發展進行了研討。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興義羊肉粉文化歷史悠久,其制作功法自清代延傳至今,歷時300余年,經久不變,一味相承,選材考究、秉承古法工藝,制作精細。興義羊肉粉從羊肉到配料均以興義天然、綠色、有機食材為主,從田間地頭到精品美食各個環節都獨具特色。興義羊肉粉以具有地區特色的興義黑山羊、“桂朝米”為主要原料,雨水充足、氣候適中、環境天然的自然資源為這些食材提供了優越的生長環境,保證了其品質。用興義稻米制作的米粉潤滑細膩、勁道十足。興義羊肉粉屬“醬香”系列,精選的原材料,集百家之長的制作方法,制作出了香味濃郁的“秘制醬料”。興義羊肉粉羊肉肉質鮮美、米粉爽口彈牙、佐料醬香濃郁的特點是其經久不衰的秘訣所在。
與會專家表示:興義全力推廣地方小吃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顯示了興義市的魄力和決心,發展羊肉粉產業意義重大,對拉動地方經濟、助力脫貧攻堅、宣傳興義文化都有重要作用。
與會專家建議,興義市應深度挖掘興義羊肉粉悠久美食文化,以“保護、傳承、發展”為理念,在秉承傳統制作工藝和經營理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現代銷售手段和渠道,整合興義羊肉粉資源,建立新型營銷和發展模式,使地域美食成長為中華美食、世界美食,使民族美食世界共享。
興義市應盡快制作和完善興義羊肉粉的地方標準體系,樹立品牌形象和產業發展目標,充分發揮羊肉粉產業的“杠桿兒”作用,使興義羊肉粉向產業化,食品工業化靠攏,逐步形成系列產品,壯大興義羊肉粉產業及其他附屬產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要探索結合產業扶貧發展道路,打造“小品牌帶動大產業扶貧發展模式”,更加注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興義羊肉粉能夠助推精準扶貧,決勝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