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閉幕的首屆絲綢之路(張掖)國際通用航空大會,30余萬名觀眾到場參觀,簽署9項產業開發協議,再一次讓“金張掖”熠熠生輝。這是一場文化體育盛會,是一場經濟產業盛會,更是張掖推動體育旅游文化融合發展的濃墨重彩之筆。
近年來,張掖體育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已成為當地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的新路徑,為全省體育旅游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
搶抓發展契機
登高者必能遠望。今年3月,張掖召開全市旅游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發展大會,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澤元在會議上明確指出,“旅游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發展體現了五大發展理念新要求,順應了經濟轉型升級新趨勢,強化了全市資源支撐能力,拓展了市場發展空間,必將通過整合旅游文化體育醫養‘四大要素’,產生乘法效應甚至幾何效應,形成更多的產業發展新業態和新模式,從而創造新需要、滿足新需求。”順應“一帶一路”的歷史潮流,面對蓬勃興起的旅游產業,“金張掖”以更加開放、熱情的姿態搶抓新的發展機遇。5月,甘肅省人民政府下發批復,同意張掖市創建全省旅游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示范區。批復中強調,要牢固樹立并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進旅游文化體育醫養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旅游文化體育醫養深度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不斷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催生新的產業形態,形成新的消費熱點,打造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高地。
“1+1+1>3”的聚合效應
從4月開始,每個月都有品牌體育賽事,每個縣區都有活動,此外還增加了“智行探索”絲綢之路(張掖)挑戰賽、雷殿生探索、絲綢之路雪地馬拉松等重要賽事,成為今年張掖戶外運動節最大的亮點。張掖體育熱持續升溫,游客紛至沓來,2016中國?張掖戶外運動節人氣十足,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
“張掖是一個能夠將藍天白云、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沙漠綠洲、沼澤濕地、湖泊葦溪等各類地貌景觀聚焦在一個鏡頭里的城市。”市長黃澤元如是說。
誠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讓生態體育、戶外運動成為張掖最適宜的旅游項目和體育運動項目。2015年,來張掖參加賽事的運動員已增至30個國家的2萬余人,直接帶動旅游300多萬人次。借體育平臺聚集人氣、吸引游客,借旅游資源發揚光大體育賽事。張掖大膽嘗試把戶外運動作為宜居宜游首位產業的核心產品來開發,成功實現了體育與文化旅游的無縫對接和深度融合,并逐步形成了以文化為魂、旅游為體、體育為用的融合發展模式,產生了“1+1+1>3”的聚合效應。體育與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將體育的‘動’與旅游的‘靜’相結合,用各類高規格品牌戶外賽事及特色體育活動使旅游景點、文化品牌‘活’起來,張掖既嘗到了甜頭,也看到了奔頭。
融合創新做大產業
近年來,張掖成功舉辦了祁連山國際超百公里戶外運動挑戰賽、“行知中國?絲綢之路”全球商學院智慧精英挑戰賽、騰訊益行家古長城公益挑戰賽、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生態馬拉松、全國冬季山地戶外邀請賽、中國汽車越野拉力賽(張掖段)、全省釣魚錦標賽等20多項全國知名戶外賽事活動。以品牌賽事為主體的戶外運動,已成為張掖體育文化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特別是張掖全國冬季山地戶外邀請賽等項目,帶動旅游由‘夏秋火爆’向‘全年恒溫’轉變。不間斷地舉辦體育賽事,為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更為張掖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高端“粉絲”,成為張掖乃至甘肅對外形象宣傳的“活名片”、“活載體”。
張掖“戶外運動體驗區”的聚合洼地效應日益顯現,前來參加戶外體驗的人數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市內從事戶外運動的各類俱樂部和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先后培育發展戶外運動協會、俱樂部20多家,年均開展各類戶外運動1100多場(次)。
聚集優勢跨越發展
產業深度融合,擴大了旅游、文化、體育產業的市場容量,進一步加快了張掖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
以高級別賽事為標志的戶外運動,推動了張掖體育與旅游文化醫養融合發展,最直接的效應是大景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投資130億元,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等188個文體旅游重點項目建成運營,國家4A級景區達到15家,居甘肅之首,張掖旅游產業發展有了質的飛躍。
“融合發展帶動了張掖從‘投資拉動消費’到‘消費帶動投資’的轉變。”張掖市對發展前景好、綜合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由政府先行投資建設,再撬動社會資本進入,探索走出了邊建設邊招商,先建設再招商,建成后再轉讓的路子。使重點項目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和資本支持,創造了“政府+企業+社會”推動旅游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發展的張掖模式。2010年以來,張掖共落實旅游發展專項資金6億多元,現在,張掖圍繞產業融合發展,儲備了總投資103.77億元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36項。
“十三五”期間,張掖市將牢固樹立“全域旅游、全要素培育、全產業鏈打造、全民宣傳”的發展理念,著力實施旅游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發展、低門票倒逼旅游供給優化“兩大戰略”,力爭經過五年努力,建成全省旅游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發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