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國際貿易的強烈抵制中,日本是損失最為嚴重的富裕國家。隨著美國、英國及其它國家的民眾漸漸對全球化心生厭惡,這逐漸成為了一個問題。
“行動吧,美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日發出乞求之聲,敦促美國通過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該協定有12個國家參與,旨在共同降低貿易壁壘。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和特朗普均反對TPP,即便現任總統奧巴馬希望TPP在他任期的最后幾周獲得通過。日本近期還詳細表述了對英國退歐的擔憂。
日本對自由貿易的公開熱愛與西方國家的氣氛相左,但就日本國內形勢而言,達成自貿協定極具意義。日本經濟低增長,國內市場較小,人口也在萎縮。該國日漸倚賴汽車、相機、電子游戲等高科技商品的出口。去年,日本企業海外銷售占58%,而美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海外銷售為44%。
此項貿易協定或將緩解日本與美洲的大型市場、以及鄰近快速增長市場之間的貿易和投資緊張關系。TPP協定國占到全球產出的近40%。
該協定將使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尚未有效融入全球經濟的較貧窮國家得到最大的益處。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計,到2030年這兩個國家的實質國民收入將雙雙獲得約8%的增長。
但以發達國家的標準來衡量,日本料將獲得的2.5%的增長是相當高的,遠遠超過美國0.5%的增速。扣除通脹因素,日本1990-2014年的年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僅為0.8%。
TPP還整好與安倍晉三更廣泛的經濟改革日程相契合。聯系到安倍推動企業更精簡、更佳運營、更多獲利的政策,國內本土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應能使日本企業變得更精明。該協定還幫助安倍觸動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得寵的農民。許多農產品的關稅將下降,即便是肉類、奶制品和水果等不可撼動的產品,關稅也會下降。
安倍的問題是,心生厭惡及幻想破滅的西方民眾不會太關心“安倍經濟學”或者日本企業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