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抓手”與“方向”在哪?張文雄可謂是一語中的、一語喚醒夢中人,打造文化產生升級版關鍵在于用好“互聯網+”。
而今“網絡改變世界”“網絡改變生活”。這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了,現如今,人們從交友娛樂、共享經濟,到信息傳播、意見表達,從“有事找警察”,到“不懂問百度”,從網上購物,到網上讀書,從物質到精神,互聯網正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生活須臾不可缺少的部分。
“生活在哪里,文化就在哪里”。文化來源于生活并指導生活,來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來源于社會改造并指導社會改造。文化是離不開生活的,“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沒有文化的生活、沒有文化的網絡、沒有文化的社會……那將是多么可怕的?!
在網絡社會,如果你不去很好地了解網絡,不懂網絡、不用網絡,抑或害怕網絡,那就遠不止被OUT了,而是真正地成了“睜眼瞎”,成了“新文盲”,比解放初期的“沒讀書”“不識字”更害怕。誠如一位企業家所說的,“與你擦肩而過的不僅是機會,而是整整一個時代”。
正因為在網絡社會,網絡的作用越來越凸顯,網絡的重要越來越顯現,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強調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網信事業要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互聯網”與“文化”,本就是血脈相連、水乳相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越是相互支撐,越是相互融合,越能砥礪前行,越能煥發出更加勃勃生機。實踐一再證明:“信息化落后一小步,文化產業發展就落后一大步,傳播力、影響力就落后一大截。”
由此可見,文化產業轉型升級,須臾離不開互聯網的助推,互聯網的興旺發達也離不開文化的支撐。從手工繪圖到網上繪圖,從機床車間到3D打印,從互聯互通到新技術的運用,從VR到AR到MR,從阿里巴巴到Facebook再到創客……互聯網產生的“奇跡”,不斷地“顛覆”人類的認識,“顛覆”人類的想像。湖南也初嘗“互聯網+”“文化+”融合發展的“甜頭”,2015年文化和創意產業增加值達1714億元,增速達13.2%,占GDP比重約5.9%,連續3年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網絡世界,“未知的,遠遠大于已知的”,“互聯網+”的魅力與潛力將是無窮的。湖南不僅是文化大省,也是網絡大省,湖湘文化“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與“互聯網+”深度結緣、深度融合,必將大有作為,大有可作,深入挖掘潛力,用足用活資源,用心用好“互聯網+”“文化+”,必將助推湖南文化產業的升級版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