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商務領域企業信用信息平臺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要求;是落實《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自治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14~2015年行動計劃》和《商務部關于加快推進商務誠信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舉措;是推進自治區商務領域誠信建設工作,全面、準確、及時的反映商務領域信用信息體系建設動態信息的體現。孫煒東指出,自治區商務領域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可以對分類監管對象實現信息交換、披露、匯總、共享,為科學制定市場監管政策提供依據,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孫煒東對加強內蒙古商務領域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建設、管理工作提出5點要求。
提高對商務領域誠信體系建設的思想認識。商務領域誠信體系建設是社會征信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進出口貿易、國內貿易、美容美發、農產品(000061,股吧)市場、酒類流通、典當、拍賣、租賃、特許經營、二手車管理、成品油管理、援外建設、特許經營、電子商務等監管職責,迫切需要運用信用管理措施提高監管效能,它既是商務部的工作重點,也是自治區商務廳的一項重要工作。各處室、各單位要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將職能工作與誠信體系建設工作同步落實。
加強對商務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以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任組長;廳黨組成員任副組長;各處室、各單位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信用信息聯絡員的職責。
做好商務領域企業信用信息平臺的應用工作。各處室、各單位要全力支持信用信息平臺建設、運行工作,積極提供指導性意見。對守信者,探索在項目、資金扶持方面給予優先安排;對失信者,應結合失信類別、程度執行懲戒制度,落實好與商務部、自治區相關部門的工作銜接。
積極安排人員參加商務領域企業信用信息平臺的應用培訓。
深入開展“誠信經營”示范創建活動。
各職能處室要積極引導商務領域的商會、協會、學會開展行業信用建設工作,制訂行業“誠信經營”示范創建方案,做好創建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