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貨物貿易收入11494億元,支出7700億元,順差3794億元;服務貿易收入1201億元,支出2094億元,逆差892億元,相比上月有所縮小,但從全年來看,逆差仍處于擴大的態勢。服務貿易逆差的縮小,則是造成10月逆差環比擴大的主要原因。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對外貿易局面依然呈現嚴峻復雜的局面,一方面,貨物貿易受到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而增長較快、表現亮眼的服務貿易,也需要面對逆差擴大等問題。
重視逆差問題
在此前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說,今年以來,中國服務進出口增速連續九個月在10%以上。前三季度服務貿易以能維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累計實現服務進出口總額(不含政府服務)已經達到4953.3億美元,占對外貿易比重為14.6%,較上年同期提升2.7個百分點。
在目前對外貿易形勢依然不樂觀,接連出現進出口增速“雙降”的情況下,服務貿易增速的表現可以稱得上是“亮眼”。
而在商務部看來,目前中國服務貿易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服務進出口逐季加快增長,其中三季度增長尤為迅速;二是服務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是重點戰略布局區域增勢良好。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研究員崔艷新表示,目前,國內服務貿易發展速度較快,服務貿易額占對外貿易的比重已經由去年的12%上升到了目前的14%多,占比逐漸提高,規模也在擴大。“十二五”服務貿易定的目標是6500億美元,目前看來要達到基本沒有問題。
不過,崔艷新也說,目前逆差是比較大的問題。中國服務貿易的逆差,主要的一塊是旅行項下的逆差造成的。國內近幾年出境游一直非常火爆。
外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以來,服務貿易逆差一直呈現擴大態勢,7-9月三個月的逆差分別為1295億元、1436億元和1444億元,但到了10月則回落至892億元。服務貿易差額中,旅行差額達到861億美元,基本上接近整個服務貿易892億元的差額。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逆差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中國服務業快速發展,促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崔艷新說,總體上來看,一方面要提高旅游業的開放,提高服務的質量,另一方面,對于新興服務,還是要提高出口的競爭力,盡量擴大出口,發展有出口優勢的項目。
“十三五”規模將超萬億
在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期間,服務貿易又將如何發展?
根據商務部的預測,預計2015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可突破6500億美元;2016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增速在10%以上,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將超過7000億美元。
崔新艷表示,“十三五”第三產業仍然是中國發展重點,服務貿易發展的產業基礎越來越堅實。此外,中國外貿也在轉型升級,以前是加工廠,現在更多地轉向價值鏈的高端,比如更多的品牌、設計、技術研發等等,都是跟服務貿易相關的。
同時,目前國內企業的“走出去”,以及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的“一帶一路”戰略,也是對服務貿易起到比較好的促進作用,例如工程設計、建筑、安裝、研究等等,因此,服務貿易前景總體來說樂觀的。
崔艷新說,“十三五”期間對服務貿易的目標,應該會超過一萬億,這個從目前來看問題不大,大概在12000億美元。
此外,有多家媒體分析指出,服務業將成為引領“十三五”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2020年預計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比重將由2014年的12.3%提高到20%左右
不過,崔艷新也表示,現在服務貿易結構上還要更加優化,同時,管理體制、制度設計以及政策扶持,還需要加大服務貿易的支持。
今年5月,商務部服務貿易司司長周柳軍曾表示,商務部加強對重點服務出口領域的規劃引導,制定《重點服務出口領域指導目錄》,為財政、稅收、金融等扶持政策提供支持。
對此,參與目錄制定的知情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這一目錄已經基本完成,應該很快就會出臺,目錄主要列出了12大類的領域,為將來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支持。